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发展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只有实现社会化,个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才能使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掘和发挥其潜力和积极性;对于社会而言,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不断融入并促论文网进社会进步的过程,在促进了人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社会结构的完善与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完善。社会化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成长过程,在自然人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人这社会化过程中,要使其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其社会角色,并使其在社会中能承担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社会化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和的教育改革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和开放化趋势,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也有了较大提高。据教育部社政司2000年3一4月份的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并支持党和政府的力-针。政策,理性地看待国家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如价值观念的扭曲,价值主
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庸俗化;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增多,根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6。5百分号“[2];违法犯罪日趋严重,并且有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趋势;品格修养存在缺陷,对别人缺少爱心和宽容心,任性,动手能力差;心理沟通存在障碍等等。
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这些不良因素,原因是多力一面的,表现在:社会环境的不尽人意,如腐败滋生,物欲横流,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教育模式的局限,如教育环境的封闭,教育理念落后,社会教育的缺失,教育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教育的内容。力一法等陈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使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缺乏面向社会的眼光和投身社会的热情;而大学教育中对社会实践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忽视的情况,如思想上不够重视社会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不当,社会实践仅仅局限在暑期下乡活动和课程实习。社会调查等范围,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落实不到位,甚至流为形式等等,而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对实践的漠视必然会使其社会化程度受到阻碍。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认同社会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前提。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3]人不能脱离行动。脱离实践而从外界直接获得知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逐步从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尤其如此。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存在对当今社会认识不正确或片面的问题,进而造成对现存社会不满或认同感不强,除了社会自身的复杂性和社会中存在不良现象外,学生自身所处环境_大学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学生生活的相对单纯性是最重要的原因。学校环境和生活的封闭和单纯,一力一面有利于大学生避免外界干扰而安心学习,避免精神污染,培养高尚德性,但另一力一面,也会造成大学生们由于封闭造成对社会缺乏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强。因此,通过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的大社会,从而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进而投身社会。服务人民。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
校园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小社会,但大学校园与社会仍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校园走向社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必要的社会化准备作为过渡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社会,不少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工作平平庸庸,甚至有些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成为人民的对立者,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问题,学生缺乏从学生向社会人转换的必要准备。因此,要使学生能尽快地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强化社会实践,按照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庆典上的讲话中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中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的要求,实现教育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走实践成才道路。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在校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在校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必要而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
作为社会人,一力一面具有要求他人。集团。社会尊重其尊严。人格和个人自由。生存生活的权利,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需要;另一力一面,也要求其通过自身劳动创造出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来满足自身和他人。集团。社会的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大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而且应采取措施以使大学生们力所能及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和人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力一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因此,我们应该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好受教育与做贡献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技能,也让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技术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三。加强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一)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的认识
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思想上高度重视是提高社会实践效果的思想前提,加强社会实践,首先要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的认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力一针政策的体现。正如1999年颁布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5]因此,全社会特别是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组织领导。经费落实等力一面予以强有力的保证。
(二)拓展和深化社会实践的范围和内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力一式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社会现实,参与具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培养学生技能。品格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突破原来简单地将实践理解为参观。实
习和暑期三下乡的狭隘范围,努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主要包括:暑期三下乡,学生的课程实习。实践,社会调查与考察,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一不仅如此,在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范围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不仅仅是调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
(三)精心策划,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
造成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原因不仅在于实践环节的缺少,也与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不佳密切相关。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是提高实践效果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关键。
首先,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设立实施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其次,要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设计原则,依据适合青年成长规律,按照受教育与长才干相统一,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以及人才。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精心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的内容。力一式等力一面做好规划,使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预见性。
再次,要认真准备,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宣传准备。物质准备,为社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周密部署。扎实作,姻织室旅奸室践活动,提高社食室践活动的室扮性。
最后,还要建立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依据评价体系,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不断提升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
(四)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社会化意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以往我们对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的定位基本上局限于通过社会实践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动手能力,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等力一面,往往忽略了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在深入发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价值的基础上,要凸显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其大学生社会化的功能,以此为导向,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社會实践的加强与大學生社會化进程的推进【376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