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生学习拖延情况及其对策的研究(2)

时间:2023-03-23 22:22来源:毕业论文
虽然前人的相应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消极性质的,在某些情况下,拖延行为反而能成为一种 管理 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按照性质类型

虽然前人的相应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消极性质的,在某些情况下,拖延行为反而能成为一种管理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按照性质类型,将拖延行为分为正向拖延和负向拖延:正向拖延者是一种积极类型,此类人群能够在拖延中做出自身认为是深思熟虑的决定,并且紧迫地实施计划。因此他们拖延的意图是为了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其他他们认为重要的任务上;另一种类型,负向拖延者,他们无法规避拖延行为及其带来的心理压力,导致效率降低。

(二)学习拖延的定义与特征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国内外对学习拖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学者观点不一,大部分是建立在对大学生或成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参考了已有的文献资料,将学习拖延定义为个体在学习情境中,在时间充足并且具备相应能力的情况下将必须完成的任务非强迫性的,不断推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

总结出了学习拖延行为的三个特征:自愿性、回避性、非理性。首先,学习拖延行为是个体自主自愿发生,不受他人强迫和客观情况影响的;其次,具有回避性,学习拖延个体不愿意完成既定要做的学习任务,想方设法推迟;最后一点,是非理性的,即使个体知道学习拖延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但还是无法逃避这种行为倾向。

(三)小学生学习拖延的负面影响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经历少,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在各方面都显得很稚嫩,因此在学习习惯养成、个性发展等都处于基础阶段,学习拖延对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则呈现出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

1.降低学习效率:学习拖延行为会导致大量的时间被无端浪费,学生不能持久、有连贯性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或者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易被琐碎小事分割,到截止日期实在不能再延迟时才匆匆忙忙地敷衍了事,使得学习效率很低。

2.引发负面情绪:长期的学习拖延行为降低了学习效率,会使学生的成绩不理想、生活做事缺乏条理性或者缺少目标,从而引发他们的焦虑、不安、内疚、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3.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拖延行为所引发的一系列消极的影响会使小学生无法获得成就感,长期处于情绪萎靡的状态,不思进取,一遇挫折便思放弃。近年来,小学生自伤自杀的事件屡见报端,大多分为二类,一类是因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而导致的,另一类则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导致一时想不开而发生惨剧,因此要求学校减负的口号越来越激烈。学业负担过大自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该被忽略。小学生将作业不断拖延,既拉长了学习时间,又面对来自父母家长的责备,无力感和挫折感逐渐增加,失去信心。因此也应从小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深入研究,这已然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四)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近年来,“学习拖延”已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对小学生学习拖延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拓展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

对小学生学习拖延情况的研究有助于小学教师、家长预防和矫治学生的拖延行为,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做事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习更快乐,生活更幸福。 小学生学习拖延情况及其对策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17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