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學科學教學实践――三述”教學法【2598字】

时间:2023-04-03 22:54来源:毕业论文
小學科學教學实践――三述”教學法【2598字】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三述“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80-02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三述“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80-02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大科学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论文网学课程和教学方法贴近小学生的特点。因为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锻造科学精神的黄金时期[1]。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亲身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加深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方式方法,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达到科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策略?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现状调查法。作品制作法。模拟创造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为我们开展科学教学提供了参考,促进了科学教学的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前人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了三述“教学法,即背述“教学法。串述“教学法和推述“教学法。背述。串述。推述三种教学方法相互联系,构成三述“教学法。

一。小学科学教学难点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翻开科学教材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占据了教材绝大多数版面。科学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制作教具,但是在课堂上要么学生提不出问题,要么是问题问不到点上,课前准备的材料经常是匆匆走了过场。讨论。交流时,学生往往浅尝辄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难以总结正确全面的结论。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热烈踊跃,有时一次探究活动下来,学生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到。总结分析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教材知识点多而广;二是科学教学引导不易;三是教师对如何构建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缺乏有效方法。

二。三述“教学法的基本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科学启蒙课程,我们可以将其内容理解成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3]。三述“教学法中的背述“教学法针对基础知识点,用于形成学生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串述“教学法针对各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适用于知识点的发散学习。推述“教学法针对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适用于各知识点学习的不断深入。三述“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科学教学的知识体系,把新的知识点通过串述“和推述“的方法不断纳入以背述“为基础构建的知识体系之中。

1。背述“教学法

背述“教学法针对基础知识点,以认识和记忆为主,通过观察客观的具体形象,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等方法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事物的模型,构建基础知识点。例如:长度。温度。质量。时间等。一条直线。一支铅笔。一把尺子都可以成为我们认识长度的一个模型。科学教师应通过形象具体的事物为学生建立基础的知识点,通过对事物的特征的描述,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抽象的思维模型[4]。

2。串述“教学法

串述“教学法是在已知的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基础知识点与新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为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引入新的知识点的方法。串述“教学法注重把握新知识点和已知的基础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我们学习了长度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引入宽度。高度。距离等概念。串述“教学法是在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点的发散,从而引入新的知识点,把握新的知识点与基础知识点的相同。相反等特征,达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建立新知识点抽象模型的方法,从而逐步完善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

3。推述“教学法

推述“教学法是在已知知识点的基础上,利用已知知识点与新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为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引入新的知识点的方法。推述“教学法注重把握新知识点和已知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是在已学习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已知知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重点把握新知识点和以知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是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我们学习了长。宽。高,就可以根据长乘宽引入面积的概念,长宽高相乘引入体积的概念;学习了长度,就可以进一步引入长度的度量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等概念;学习了时间,引入时间的度量单位,根据六十秒为一分钟,六十分钟为一小时,二十四小时为一天,逐步推述到星期。月。年等等。推述“就是把握已知知识点和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递进式的学习和构建科学知识体系。

三。三述“教学法的运用

三述“教学法以背述“为基础,串述“为手段,推述“为重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构建科学知识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三述“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在实际运用和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背述“的切入点

背述“是三述教学法的基础,是作为串述“和推述“的出发点,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背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要通读教材,对教材要熟练掌握,如果说整个科学教材的知识是一棵树,那么背述“的知识点就是这棵树的根。选定背述“的基础知识点,并把这些基础知识点讲懂,讲透彻是下一步教学的基础。建议采用图表法将教材的内容列出来,可以使我们直观地看到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选取背述“的基础知识点和下一步的串述“和推述“。

2。串述“要把握适度原则

串述“是在背述“基础上的发散,既要以教材为依据,又必须适度的补充,在教学准备阶段应当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多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准备,对所学知识适度发散,切忌天马行空“,要紧密把握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串述“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但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3。推述“要准确把握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

推述是在已知知识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特别注意要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推述的重点是知识点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通过认识这种联系进而学会新的知识点。

三述“教学法是在前人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的,还不够完善,在实际运用中,要灵活使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三述“教学法

小學科學教學实践――三述”教學法【259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57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