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校中的应用
本文中的某中小学是一所普通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校学生约为700人,在职员工约为30人。该校是70年代成立的,已有40多年的历史。历经几十年的磨练,该校师资力量与教育管理都已达到相当不错的水平。该校规模虽然不是很大,资金也比较有限,但近年来,随着学校论文网自身的不断发展,学校已经完成了硬件方面的建设,教学设备方面也已经在不断的更新完善。这些成绩主要是有赖于领导的运筹帷幄,但也离不开财务人员精细的财务统计工作,因为准确。如实的统计数据是领导们做出正确决策的根本保障。如今,学校已拥有自己的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等校舍,以及电脑等一批教学设备及体育设施。为培养更多更好更优秀的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财务统计工作在中小学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财务统计管理环境
该中小学校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深度影响,初期财务管理环境。理念与技术方法都相对简单,处于稳定的封闭状态。学校的财务统计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管理两类。其中内部环境主要体现了该校的经营管理思路与管理方法;而外部环境则体现了该校的外部经济环境,包括与外部学校。企业的经济合作等等,外部环境也是影响该校发展的重要环境[1]。
二。中小学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
(一)预算收入的安排。中小学校的预算资金从2012年~2014年为650万元,这其中财政拨款450万元,自行筹款200万元。如表1:
(二)预算资金实际支出情况。该校自2012年至2014年间,学校预算资金为650万元,实际支出了642万元,结余资金8万元。截止2014年12月31日,该校的结余资金总额为15。53万元,校舍维修工程尾款为1。03万元,校内自筹资金结余为14。5万元。在实际支出的费用中,首先,维持日常的人员经费开支约占总支出的80百分号;其次,日常的教学用品。办公用品。水电费等各项日常费用的开支约占总支出的6百分号;另外,基建维修。设备采购支出等对校内优质资源的建设,比如对多媒体电教室的改造,以及计算机硬件和多媒体设备的购进更换等,约占总支出的12。5百分号。另外,学校很重视对自身内部师资人才的培养,每学年都安排教师外出交流。培训。这方面的支出(主要是培训费支出),约占总支出的1。5百分号。其余的项目,教学研讨等创新项目的投入所需资金,也正在计划之中,逐步落实到位。
三。中学强化财务统计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管理对策
近年来,学校为了强化自身内部的财务统计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克服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与基础工作的混乱现象,不但从人员方面加强了素质培训教育,也在积极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的拓展财务统计思维,努力加强与外部的经济合作,争取为学校赢得更多的项目合作机会与外资来源。为此,学校从2012年以来实施了以下财务统计管理对策,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首先是强化了财务统计的管理执行力度,其关注的重点就是学校财务预算。
(一)合理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一直以来是该中小学校财务统计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它代表了学校日常收支的主要依据,所以近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合理科学的发展校内财务统计工作中的预算编制,从而推动学校各项财务工作的有条不紊。为了平衡收支,学校严格遵照量入为出“的原则。预算方面,学校实施了统筹兼顾的策略,在每一项支出的统计方面都做到切合实际的落实。特别是在预算过程中,选择了零基算法作为学校实行预算编制的主要办法,并辅助以滚动预算方法来共同配合统计学校收支。一方面,零基预算能够做到对学校间接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尤其是上编制预算过程中,参照了标准逐项的原则而进行零基预算。在校内编制预算过程中,以零基预算为主,滚动预算为辅的方式,它主要负责对学校中的一些对外重大合作项目以及校内长期建设发展项目的财务管理。而编制预算选择了滚动预算法。针对学校在职与退休员工的工资管理方面,则运用到了选择增量预算这种较为传统的统计算法。几种财务统计算法的完美配合就构成了中学近些年来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推出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学校在财务统计管理模式上还不断寻求创新,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该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以预防控制为原则,以事前控制为主,事中与事后控制为辅,比如人事控制。纪律制度控制。组织控制。环节控制等等手段完成了对学校财务统计管理的科学有效监管,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校内的审计质量和资金利用效率,从而为学校的项目运转降低了经营成本[2]。
四。中学强化财务统计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财务统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该中学在近些年来适应了校企合作与市场经济化经验,在财务统计管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建立了财务统计评级指标体系。此体系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校内各项财务活动。在校内的财务评价指标中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他们分别是财务状况单向指标,这其中还包含了科研事业。教育事业。教学事业。经营收入。财政补助。经营支出等多种附属费用;第二种是财务状况分析指标,它包括了对学校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净资产发展速度以及总资产发展速度的分析评价;第三种就是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指标,它包括了成分分析。校内事业发展增长分析以及校内职工人员经费增长的量化关系等等。另外对校内外流动资金的财务收入支出结构以及理财效率也会实施财务状况的综合指标分析。。为了更好的执行以上财务统计管理内容,该校经研究并开始使用收支状况指标公式,它能够对学校的经费自给率。事业结余率进行演算,并估算出外部事业所得收入与内部经营所得收入占到学校的总收入比率。
首先是经费自给率的计算方法: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机构收入+其他收入)÷(事业开支+经营开支)x100百分号
事业结余率=(事业实际收入-事业实际开支)÷事业实际开支x100百分号
通过上两个公式的结果,就可以计算出:
经营实际收入占学校总收入比率=经营实际收入÷学校总收入x100百分号
事业实际收入占学校总收入比率=事业实际收入÷学校总收入x100百分号
上述公式共同构成了学校的财务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也能够促进中学的多渠道筹资注资,提高了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与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是该校财务统计管理的重要手段[3]。
(二)校园IC卡财务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为了迎合信息时代的来临,该学校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财务统计管理也启动了以IC卡为技术基础的管理系统,在校园推行IC卡一卡通服务。它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单片机技术。非接触IC卡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等,不但能够进行身份识别,还可以当作电子钱包使用。包括教职员工及学生食堂。学校医疗中心。学生阅览证。体育馆通行证等等都可以通过这张IC卡进行消费,十分方便。IC卡系统的推出提高了学校财务统计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使得财务管理借助信息化的便利更加系统化与快捷化,同时也简化了校园内各项收费的管理活动,使得学校收支更加透明和公开。
总结
如今在信息时代发展与教育理念不断转变的新社会发展驱使下,教育教学需要改革,学校内的财务统计管理制度也要改革,例如像文中提到的中学将校内外财务统计管理系统化。信息化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多,他们都希望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今天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在挖掘自身财务问题的同时,也精炼自身的财务统计管理水平,构建科学的财务统计管理体系,越来越适应并驾驭现代化校园管理的节奏,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
统计管理工作在中小学校中的应用
统计管理工作茬中小學校中的應用【291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