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學劳技教學中培养學生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研究【3974字】

时间:2023-04-04 11:40来源:毕业论文
小學劳技教學中培养學生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研究【3974字】

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研究

3~6年级劳动与技术实施指南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


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研究

3~6年级劳动与技术实施指南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它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论文网/p>

目前,学生在家享受小皇帝“待遇,造成子女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创新意识薄弱,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一定较差。鉴于此,结合本校实际,我们提出了小学劳技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动手操作的技巧,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巧手“。我们认为运用了以下五种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素养。

策略一:激发兴趣,产生动手操作欲望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常用的方法有:

1。作品引趣法

用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活动“是新课程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论之一。教师提供具体可感形象的作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自己急于想解决的问题,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

例如,在教学可乐“机器人时,一上课,教师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你们玩过机器人吗?“接着,教师马上从讲台下拿出好几个自己制作的机器人,问学生好看不好看?想不想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可乐“机器人?学生看到一个个精致的机器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哇!真漂亮,真好看!“都争着要机器人。教师把机器人分给各小组学生,然后说:同学们,你们可以把机器人拆开来看一看,这机器人是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出来的?“

2。媒体创情法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使其对直观形象的图片具有较高的兴趣,而兴趣则是学生所有智力活动的原动力。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示于屏幕中,而且可以运用动画效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如,教学制作菱形风筝一课,可先选用一段配乐录像让学生欣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蓝天中许许多多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风筝在飞翔,有蜻蜓。老鹰。金鱼。蝴蝶风筝;有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菱形的风筝。在地上放风筝的人们正开心地奔跑着。欢笑着……学生都被这种欢快喜悦的气氛感染,同时也对风筝有了直观的感受,进而对制作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策略二:加强指导,教给动手操作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动手操作要领

在劳动与技术课上,学生往往对实际的动手操作更感兴趣,新课开始,有许多学生都迫不及待想开始动手操作。但是,劳动与技术课中的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明白具体操作步骤或掌握处理问题的原则。如,教学塑料瓶飞机灯“时,要求学生学会制作飞机灯。制作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机舱下面用来插机翼的两道对称的长口子,要在瓶子的中垂线上,学生一旦不刻在中垂线上或者不对称,都会导致飞机的不平衡,技术含量较高。所以这儿教师就要起好指导作用。指导学生通过充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明确制作的步骤,具体的操作方式。对于困难学生还要做好个别指导,有时甚至还需要教师边讲解边动手操作示范。

2。指导学生训练技能,奠定动手操作基石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要制作一个作品必须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制作技能,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教学双鹤壁挂时,教师要让学生注重识图,识图能力是劳动与技术课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对劳动教材中的制作图要一看就懂,否则就无法动手制作。要对常用符号十分熟悉,如,中心线。反折。正折。剪去。粘贴。雕空等,教师在每学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有坚实的基础。

3。指导学生示范操作,突破动手操作难点

在劳动与技术课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要想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自己课前必须尝试制作,使示范动作准确无误。教师在示范时,讲解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层次分明。

(1)整体示范法。将一节课要完成的内容在课前演示一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操作技能的全过程。例如,教学小镜框这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在学生制作前给学生先全部示范一下,让学生对小镜框的制作有个大概的了解。

(2)分解示范法。教师将复杂的整体连续操作,合理分解为若干动作,然后一一示范,让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连续动作的操作。例如,教学塑料瓶飞机灯“时,教师可以把制作的步骤在示范操作时进行分解,可以把制作塑料瓶飞机灯“分解为制作机身。机翼。尾翼。机舱。美化等几个环节,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制作的难度。

4。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提升动手操作质量

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是顺利完成劳动课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提高操作速度及质量。如,教学塑料瓶“飞机灯一课,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剪。刻的工具,制作机翼时,要教学生正确使用刻刀,使用时,刻刀的刀头不要伸出太长。然后要引导学生搞清操作步骤,使操作过程能得心应手。如,玉兰花一课,要让学生明白,先用绿色皱纸包住铁丝,最后等玉兰花的花瓣黏合好以后,再用绿色皱纸包成花托。这样,玉兰花不但牢固,而且美观。策略三:合作互动,促进动手操作生成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组织形式应由原有的灌输式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共同发展。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往往有的学生由于动手能力差或不愿意动手,处于旁观“旁听“的地位,运用合作互动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吸引每个学生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对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塑料瓶飞机灯“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内合理分工,有的负责设计,有的剪机身,有的剪机翼,有的剪尾翼,有的贴,有的刻,大家各尽其责,各显其才。各组大显神通,剪刻的飞机形式多样,有的把飞机设计成神州号,有的设计成战斗机,有的用小塑料瓶做,有的用大塑料瓶做,剪贴的图案也各不相同,展示的作品各有特色。看着自己组的合作成果,大家的心里特别高兴,都忍不住为自己组欢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策略四:激励评价,增强动手操作信心

1。赏识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增强自信

自信心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各种能力发展的主动积极性,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劳动与技术课必须参加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教师应把握时机及时赏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赏识学生敢于动手操作的精神,对其劳动成果给予肯定,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学水果拼盘时,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每个小组都制作好各种各样的水果拼盘后,我选取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让大家欣赏品评。当学生看到这些与众不同。各具特色的水果拼盘后,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海底世界’这盘水果拼盘颜色搭配合理,制作也十分漂亮。“有的学生说:‘回归’这盘水果拼盘设计很有创意,它意味着中国人民渴望台湾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在学生的一番赞美中,给了这些作品新的生命,再一次激起了学生新的创作灵感。

2。多元评价,促进个性张扬,发展自信

以往的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教师一堂课下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看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如何。其实,学生在一次活动中,每个人的体验和学习的结果是不同的。例如,一次制作水果拼盘活动,有的学生材料准备得比较充分,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水果;有的学生作为组长对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有的学生善于出谋划策,使制作的水果拼盘与众不同;有的学生虽然制作得不怎么样,可其在完成后,桌面的卫生工作搞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次活动,包括了许多可评价也值得评价的因素。为了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我认为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一般可以从参与态度。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策略五:课外延伸,保持动手操作热情

仅凭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要使操作技能熟练与提高还是不可能的。为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以较快地发展,一个有效的途径是进行课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例如,教学可乐“机器人这课时,当一个个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了可乐“机器人,教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完成了作品,照理这节课也可以拉下帷幕。但在这节课中学生依葫芦画瓢,跟书本上的一模一样,缺乏创新精神。这时,学生突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声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教师从讲台下面拿出两个可乐“机器人,学生一下子都被吸引过来。学生心中犯嘀咕:这是怎么回事?教师让他们进行观察,最后教师揭开秘密:教师安装了一个从生日贺卡中拆下来的音乐盒在一个机器人的肚子“里,只要拉一下里面的硬纸片,就会发出音乐。另一个可乐“机器人的肚子“里,教师装了一根曲轴,只要摇动曲轴,机器人的头就会一上一下地摆动,煞是好看。学生看了以后,一下子来了兴趣,都纷纷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更有意思的机器人。等到第二节课继续进行交流,于是在第二节课上,学生都把自己的作品拿来了。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在机器人的下肢脚上安装了两个滑轮;有的学生给机器人安装了彩色的灯珠,打开电源,里面彩灯一闪一闪,真是有趣;有的学生把教师的机器人又进行了改进,不仅机器人的头来回摆动,而且它的手和脚也都会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得出的一点体会,或许在某些方面还研究不够或阐述不到位,希望大家共同参与,把它研究得更彻底。更全面,使之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

小学劳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研究

小學劳技教學中培养學生动手操作能力策略研究【397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61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