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冷思考“
教学改革为语文课堂带来了活力,把学生推到了课堂前沿,成为课堂的主角。语文教师也在不断学习,在加深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活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互动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有些教师便认为语文课成了兼容并蓄的开放课堂,论文网只要是课文所涉及的内容,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探究,反而把真语文“的东西淡化了,甚至课堂结束时,本课的既定目标都完不成,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失去了改革的初衷。
一。推行学科整合,语文教学失去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现代语文课堂注重各科知识的融合贯通,构建丰富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把教材中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而实现语文课堂与计算机技术整合。但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包罗万象,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如果各个领域都要涉及,课堂就变成了大杂烩“,不能突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如五年级下册奇妙的克隆一课,文章讲了植物的克隆“和动物的克隆“以及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重要意义。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剪辑了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开始部分,生动形象地把克隆的过程展示给学生。教师给学生讲解DNA的重要性,讲到遗传和变异。整节课都是生物学的知识,并且运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比较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整合,但是整节课语文的东西不多,除了课堂开始时教师检查学生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没有语文因素“,这样的语文课堂虽然符合改革要求,但是已经失去了语文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专家不止一次地强调:语文姓语“。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为重点。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学生经过学习这些语文的东西,潜移默化中学会表达,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学本末倒置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为了拓宽学生摄取信息的渠道,各个学校借课程改革之风,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当成新的课题任务安排给教师,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必须结合课程资源链接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确实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宽了一定的道路,但是过犹不及,如果每一节课都要与课程资源相联系,不考虑课堂效果就显得太牵强。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教师在利用课程资源时更方便了,但是课堂却变成了影院。语文课堂不学习语文教材的内容,只在所补充的材料资源中讨论就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况且,有的教师是为了开发而开发,遵循的是多多益善的原则,只要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都要向学生展示,这种没有选择的课程资源开发不但对教学毫无益处,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教师安排学生搜集材料作为教学备用资源,教师自己也搜集了大量有关埃及金字塔的史料。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展示了诸多埃及金字塔的图片,对照图片像导游一样介绍每一座金字塔的名称及金字塔的用途。教师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课程资源,整节课也占用了大半时间,学生只随着教师去观看图片,听讲故事,没有了对课文解读的过程,无法了解课文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更无从理解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课程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语文课堂没有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没有了写作手法的赏析,课文也就失去了作为例子“的作用。语文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如果课堂成了课程资源的主阵地“,语文教学就会彻底变味。
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措施,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始终与语文教学总目标和每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相联系,在筛选材料时要去粗取精。细加甄别,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是与本课写作手法相似的文章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的课程资源,才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三。学生主体需求,语文教学放任自流
教学改革中比较突出的地方是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在教学中贯彻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从以前灌输压抑的课堂中解放出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发散了,探究学习的氛围更浓了。但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要正确解读教学改革中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放任自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是课堂进行的推动者“,课堂需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如月光启蒙一课,文章突出的是作者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启蒙教育,对母亲充满怀念之情。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读,感受母亲唱儿歌的悦耳,体会母亲在唱歌时流露出的爱子“之情。因为年龄关系,小学生对母爱的认知与作者的感情有着质“的区别。学生在朗读时,只能感受到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幸福,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这些都是母子之间的小游戏,学生理解不了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教师需要给予适时引导,结合文章的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安排学生探究讨论时要巡回观察,发现难点问题,统一解决。
四。强调课堂生成,语文教学摒弃目标
课堂教学最精彩的是即兴生成环节,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追求的目标。但是课堂生成有很多方向,因为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在阅读文章时,思维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发散,如果教师收到学生生成“的信息便接招“,那么一篇课文的解读需要的时间会是预计的好几倍。如果教师为了赶进度,只好放弃重点不讲,这样就完不成教学目标。
如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已经解决了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在阅读学习时,需要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找出科西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的原因,感悟小斗士“的可敬精神。在自由讨论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艾滋病患者为什么那么多?能不能治愈呢?教师表扬学生的质疑精神,接着把这个问题当成讨论作业留下来课后探究。对于艾滋病的病理了解,只让学生知道课文介绍的内容,而教师真正要做的是重点引导学生对小斗士“精神的学习。
面对课堂上的各种生成,教师要经过一番筛选,把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成当成可以利用的课堂资源,引发学生思考,向纵深处挖掘文章的主题。对于一些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甚至是学生为了好玩而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可过多发挥,要以完成本课的既定目标为重点。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把问题带到课下去研讨,适当进行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在改革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教师仔细辨别,方能不走弯路。语文教学改革向着开放的语文迈进,所以便有了各学科的大融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注重课堂精彩生成。但是凡事要有度,需要教师慎重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入学习教学改革理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冷思考“
小學语文課堂教學改革需要冷思考”【275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