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落实困境原因及思考
幼儿教育小学化“普遍被认为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方论文网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等方面。
一。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现实情况
幼儿园小学化“因其有悖于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被普遍认为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不仅阻碍了儿童的快乐成长,甚至会导致儿童丧失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成为未来成长学习和社会化的不利因素。因此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是长期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可以说社会早已注意并重视到这个问题,政府甚至出台行政命令对其进行管制。紧接着2011年教育部跟随国务院发布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这一通知明确指明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构建了一套去小学化“的全方位机制设想。在幼儿园办学上,详细规定了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得以兴趣班为名进行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布置家庭作业等措施;在整治已经小学化“的教育环境上,不仅强调了园方的义务还强调了小学在幼小衔接中的主体作用;在监管上,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担负起长期监督测评还要尽到教研指导工作的义务,同时鼓励家长与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这一套机制基本覆盖了幼教各方参与主体,多维度多方位地为防止和整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制度平台和政策保障。此后多个省出台文件,较之教育部文件在具体规定上更为细致,在奖惩措施上也更为具体。
然而,直到现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实践上却没有减弱的势头。在政策强制下,大部分幼儿园遵守严禁小学化“的相关规定,不教具体课程,但并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小学化“教育在私立幼儿园或者农村幼儿园愈演愈烈,不仅以教师集体授课形式为主甚至教授的是与小学课程完全接轨的科目,而提前进行小学教育仍然受到家长与教师的推崇,也助长了以课外特长班为名的辅导班泛滥的现象,无形之中增加了幼儿负担。去小学化“尽管得到了社会认可并且也付诸实践,但在现实环境中社会响应和支持依然不足,实践成效并不显著。
二。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落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去小学化“开展了多种实践却收效甚微,归因在于各方主体行动动因不足。
1。家长之困
幼儿家长尽管是这一实践中最直接的利益主体,但却不是幼儿园去小学化“的有力支持者。尽管家长比其他任何主体都更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未来发展,但对于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家长普遍不认可。
幼儿教育课程严禁教基础知识,期望从培养德行方面给予儿童宽松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氛围以培养其学习兴趣,这是一种长期难见成效难量化的品质培养,无法从短期中观察得知。去小学化“的幼儿教育使得家长无法衡量其好坏,甚至认为其毫无成效。大部分家长希望看到的是孩子今天认识了多少个字,会了几道算数题,会背多少首古诗这种直接量化的基础成效。游戏与实践活动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在这部分家长眼中去小学化“几乎等于幼儿教育的不作为,幼儿园应当有教育“的作用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托管孩子的场所。幼儿园去小学化“被家长认为是一种不作为化。
另一方面,尽管也有部分家长理解去小学化“对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益?。但由于当前整个教育体系都是以应试为目的,而传统文化也更重视实用,大环境下家长也不能冒险,接受去小学化“的后果就是与同龄人相比输在起跑线上“,即使明白其优势但因为社会环境无法改变,家长也难响应这种变革。
2。幼儿园之困
(1)幼儿教师之困。尽管幼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都不断在提高,但幼师的专业化水平总体上较低。少部分幼师专业训练水平有限,不认可新的教育理念也不具备开展整合课程的能力,复制小学教育的模式课程和教学是他们教学最便捷的方式,也是约束儿童便于管理的较佳方式。也有相当数量的幼儿教师认可去小学化“的动机和益处并且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但去小学化“后教什么怎么教就成为一个摆在教师眼前的问题。政策上提出了禁止行为却没有明确改进路径,不教具体课程,幼师应当如何设置课程,不进行集体授课教学,幼师应当如何开展教学活动,这些问题成为教师开展实践的阻碍。另一方面,难见成效的去小学化“幼教对于教师自身而言,难以得到家长的肯定和园方的肯定,难以为自己赢得名誉和利益,这也是教师缺乏响应动力的原因。
(2)园方之困。幼儿园大部分是自负盈亏,生源多寡决定着幼儿园的生存发展,因此家长的诉求是幼儿园经营的重要导向。园方为了生存,倾向于迎合家长以争取生源,因此会选择更容易被家长认同和接受的小学化“的办园方式。而一旦大多数幼儿园选择了小学化“的办园方式,不采取小学化“教育的幼儿园将极有可能在竞争中面临淘汰。即使是公办幼儿园,也不可能完全忽略家长的需求,园方一方面要迎合家长另一方面还要要面临政策监管,在夹缝中面临两难困境更加没有动因进行相应变革。而由于去小学化“实践可能带来教学任务和管理任务进一步加重,因此园方不愿在自己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责任,更会对实践产生抵触。3。政府为主导的管理部门之困
可以看出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在这一问题上并非不作为。从政策设计上可以看出政府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引导者和监管者,这也应当是政府在幼教上?l挥的作用,但实际执行和实施中可能存在偏差。政府政策设计从上到下都有所涉及,国家政策层面只是提出了宏观性的要求,各地方也有更为细致的不同要求,有些因为缺乏调研和论证不切实际,反而会让幼儿园难以落实,而严厉的奖惩措施又让幼儿园无法拒绝,只能附和不符合幼儿园发展或者幼儿发展的教育政策。另一方面因为幼教现在还不属于义务教育,幼儿园全部公办和义务化显然也是不现实并且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
三。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落实困境的思考
各方主体缺乏响应动因或者自觉响应的动因,使得幼儿教育去小学化“一直在探索实践却进展缓慢,其中可以看到监管存在问题,教师素质不健全,家长存在实用主义的心理等多方面原因。
1。去小学化“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理念应当成为共识
观念的改变才是关键。幼教小学化“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与儿童中心“的观点是不相符合的,教育应当顺应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揠苗助长的行为都将得不偿失。关键是这种观念如何能被家长教师等接受,真正渗透到幼儿教育实践中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这种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形成的固化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转变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社会大众舆论转向与政策监管共同作用。这虽是个缓慢的进程,但应当明白这种观念的基础性。
2。现今推行的去小学化“策略是否真正有助于去小学化“
目前存在着一种去小学化“的一刀切倾向。首先,没有明确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本身用小学化“这个词就是一种定义上的指代,尽管体现出两种教育的差异,但并不是对小学教育的否定,它不意味着小学教育是对儿童成长发展不利的,不是表明幼儿教育是散漫无约束的,更不是说儿童一入小学就要迅速地进入高压式教育阶段。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当然是不同的,但人为把课程学和授课方式作为二者间的区别显然是武断的。去小学化“的整合课程并不排斥幼儿识字,学习数学科学知识,更倾向于的是对幼儿好奇心。创造力的激发和保护,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促进幼儿的肢体动作发育发展,进而间接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小学化“与去小学化“更为深层的区别应当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因此反思去小学化“行动更应当着眼于是否正确区别二者的根本不同。仅仅一味否定集体授课。否定课程学习。否定对儿童思维能力的束缚,没有触及其核心。其次,由于没有认清两者之间本质差异而人为割裂幼教与小学,只是为区别而区别,强调区别而不强调联系,没有幼小衔接是无法推进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的。家长的不信任其实更多出自衔接问题,而自上而下的行政强制的更多要求在于幼儿教育应当如何去小学化“,尽管政策力量的干预体现出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儿童在幼儿园毕业后毕竟还是要进入小学接受小学教育,如何做到平稳过渡良好衔接,在政策上只能体现为要求义务教育不可择校。但幼儿园自身没有积极性做出改变更遑论做到衔接,对于园方及教师甚至家长而言,幼儿园教小学的课程就是最好的幼小衔接了。这都会成为阻碍去小学化“的重要因素。再次,依靠行政强制难以调动各方主体自身的积极性。没有积极参与动机的家长园方和教师,去小学化“是难以真正得到落实的。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落实困境原因及思考
幼儿教育去小學化”难落实困境原因及思考【361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