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學生公民素质教育【2357字】

时间:2023-04-13 23:03来源:毕业论文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學生公民素质教育【2357字】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11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11-01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受着时代的洗礼,变化着新的形式。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论文网网+“的概念。自此,“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高等学校中,此项战略也成为构建“互联网+“校园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和进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新方向。

1。互联网+“校园与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念建构

自21世纪以来,智慧校园成为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互联网+“顾名思义,指的是互联网化,是对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新的称谓。“互联网+“带来的是数据的共享。联接,并且通过建立联接产生互动。反馈,出现前所未有的融合。创新。因此,“互联网+“校园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成为智慧校园发展的高级阶段。“互联网+“校园以校园根本职责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介入互联网管理,以互联网为基础,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习与科研氛围,真正达到与传统校园教学形式。管理模式相互融合,但又更胜一筹的效果。首先,“互联网+“校园以数据为核心,真正做到数字信息化,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都在“互联网+“校园中生成个人数据,形成信息化管理。其次,“互联网+“校园以大数据为平台,为“互联网+“扩展数据存储空间,同时提供云计算功能,拓展和延伸互联网与大数据之间的渠道。最后,这些信息将及时传送至各种终端,包括电脑。移动手机终端和各种APP终端,使教师。学生在各自终端都能够得到自己需要信息,真正实现大数据。互联网和各类终端的三位一体化联接和融合。这种“互联网+“校园模式一旦形成,数据和信息不再仅仅以网络形式联接,而是在云端自由交换,打破传统边界,使教育资源在云端共享。

目前,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公民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缺乏。公共道德意识淡薄等,一些大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忽视公民道德素质,我行我素。还有部分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毫不参与,价值取向极端功利性。这种种情况都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公民素质的培养还任重道远。借助“互联网+“校园这一理念,利用“互联网+“校园平台,对改变传统公民素质教育方式,创新公民素质教育成果大有裨益。

2。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策思考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互联网+“校园是新的发展趋势,它与公民素质教育的融合也是势不可挡。因此,积极探索“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创新对策,是当前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

2。1加强互联网+“校园建设,构建优势平台。在建设“互联网+“校园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高校互联网平台建设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的阵地,配合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统一有序的大学校园网,使其覆盖校园的每一个地方,为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开展奠定硬件基础。具体而言,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互联网+“校园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且公民素质高尚的网络科技人才,确保其管理之下的校园云平台是弘扬正能量且互动和谐。信息安全的优势平台。其次,要以“互联网+“校园为载体,创建公民素质教育主体网站,弘扬社会主旋律,宣扬优秀人物事迹,为大学生营造充满民族精神和人文气氛的网络环境。再次,学校要积极关注网络动态,对网络舆论敏感捕捉。一旦出现负面舆论,要及时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言论占领网络思想阵地。最后,利用好“互联网+“校园平台,设置BBS论坛。电子聊天室和电子信箱等交流网站,与大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了解学生心理和动态,解答学生疑惑和困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公民素养。

2。2整合公民素质教育课程,推进网络教育。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需要开设相关素质教育课程,可以利用“互联网+“校园这一优势平台,深入推进网络教育。首先可以借鉴国外在线教育模式,开设公民素质教育网络在线课程,如慕课。微课等,并在云端共享公民素质教育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校际流动。校际共享。改革传统素质教育方式,与线上课程相结合,进行混合式教育,达到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相辅相成的效果。其次,悉心选择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体现时代特点。同时授课教师要配合动画技术,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以往理论灌输的方式,通过生动的社会实例来讲述公民素质,取代传统的照本宣科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形式。最后,对于现有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要进行整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立形式各异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并渗透到高校专业课程教育之中,例如,法律专业可设置法律修养等专门课程,理工科专业渗透人文精神和公民精神,丰富公民素质教育内容。

2。3优化公民素质教育环境,激发学生潜能。大学生公民素质培养是当务之急,但公民素质的培养单靠互联网平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其他各界力量。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是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环境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课堂教育所不能及的,因此,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渠道不能局限于课堂教育。首先,社会要配合学校,净化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和谐正义的网络环境。这需要网络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职业操守,严守道德底线,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制止网上不文明现象。其次,家庭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要做好表率,展现合格公民的素养,并做好监督工作,对孩子的言行做出及时。正确的指引。再次,学校作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要始终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潮,形成纪律严明。民主和谐的校风,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形课程作用,让学生自觉感染公民素质的精神内涵,从而激发其自身潜能,树立大学生公民素质自律意识。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互联网”校园理念下的大學生公民素质教育【235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1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