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大學教育之于培养大學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意义与机制【3500字】

时间:2023-04-15 08:17来源:毕业论文
大學教育之于培养大學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意义与机制【3500字】

大学教育之于培养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意义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


大学教育之于培养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意义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01

SignificanceandMechanismsofUniversityEducationonDevelopi论文网ng

CollegeStudentsSelf-DevelopmentAbility

DENGYue,LIANGWei

(Xidian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6)

AbstractAccordingtothesummaryoftheresearchonthetheoryandcharacterof95collegestudents,andtosortoutandunderstandtheselfandtheselfdevelopmentabilityoftheconnotationandsignificanceofUniversity,theeducationoncollegestudentsselfdevelopmentabilityanalysisandinterpretation,andtrytoestablisha“selfperception“,“selfcontrol“,“selfdevelopment“,“selfrealization“of4partsofthecollegestudentsselfdevelopmentabilityofcyclictrainingmechanism。

Keywordsuniversityeducation;selfdevelopmentability;trainingmechanism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是青年步入青少年晚期并走向成人,社会领域迅速扩大,能力。人格。道德观。价值观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帮助和促进,既是青年人之于大学的期许,也是大学存在的根本,可见探讨大学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意义和实施手段,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正确认识自我。积极评价自我。有效控制自我。科学开发自我,充分实现自我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教育对象的新特征

随着80后。90后走出大学校园,高校的工作对象已经逐渐被95后取代,麦可思在2013年发布了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你所不知道的95“后调查报告,从中不难看出95后大学生相对于90后。80后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加之笔者的教育管理经历以及调研,发现95后学生主要有个性独立。目标功利。网络化严重。知识碎片化几个主要特征。

相较于80后的顺从“,95“后的思想更独立,个性更为张扬,敢于表达观点,对于学校或者老师的安排,他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同时在他们身上,社会现实的一面被放大,求学目标被功利化。而95后学生正处于这个新时代的浪尖上,由于网络和虚拟世界充斥他们的生活精神世界并不丰富和强大,人际交往能力也普遍比较缺乏。被调查的95后新生们最担心遇到的问题是人际关系(占45百分号)。再者,目前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碎片式教学,加之95后表达的方式和信息获取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碎片化。

2大学教育之于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过程既是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精神成长的过程,本质是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和道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沉稳持重。从容自信。坚定自励,完全清楚自己所负使命。责任的意义,学会责任担当,使自己的人生成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

因此笔者认为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以及高校育人的根本,就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目标牵引。兴趣导向。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互动回馈。全面系统的教学模式,搭建知识转化和创新实践的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认知和审视,找寻人生前进的轨迹和方向,掌握学习知识。转化知识。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高尚道德,最终实现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养成,找到有尊严。有意义,能够实现自我的职业发展道路。

3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体系

根据笔者对自我的内容的界定以及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研究,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由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开发。自我实现四个部分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系统,构成一个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体系。

3。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属于意识的认识成分,是指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在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教育时,应该在准确研判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前提下,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让学生在交往。沟通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帮助学生悦纳自我。正视自我的不足,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分析,树立自我发展阶段性目标。同时,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巨大的规范。导向。激励。推动和评价作用,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的潜在环境。针对当前大学生求学目标趋于功利化的特点,在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中可以通过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模式和载体活动进行大学观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领悟大学精神,了解大学功能,树立正确的大学观“和求学目标,比较和选择中将学习中的经验与认知内化为自身发展要素,外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实现学习态度的去功利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3。2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属于意识的意志成分,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调节掌控,即对自我的制约作用。其内容包括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自我控制,同时自我调控的结果又会进一步强化。校正。丰富自我认识,使学生不断省视和更正自我发展目标。

根据95后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的特征,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控制时,应将传统的说教训话教育方式变为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找到学生的闪光点“,使闪光点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我控制动力。特别是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影响,充分认可大学生不断增长的才能和品质,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支持和赞许,使大学生们经历更多的成功体验并将信念付诸行动,行动的效果让个体体验到成功,形成良性循环。

在麦可思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被调查的2013级本科新生中,他们最期待学校提供的入学教育是专业认知教育(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3百分号),其后依次是职业前瞻教育(占42百分号),可见相对于80。90后进入大学后的迷茫,95后大学生对个人学业和职业发展更有目标和想法。因此,应尽早开展学涯规划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全面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自学技能,了解所学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前景,不断审视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应大学学习节奏。

3。3自我开发

所谓自我开发“,是指人作为主体,为了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并能不断适应自我价值需要而进行的对自身的无限潜能的深刻认识与发掘,使之不断变成显能的意识。精神。品格和实施过程及结果。在自我开发教育中,应改变传统的被动灌输教育理念,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育内容变为开发主体人的自我积极意识。自我成功意识。自我感悟意识。自我开发品格。自我实现精神,拓展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的涉及面,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人格塑造。道德情操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大学生来说,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因素,是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沃土。然而当前的大学教育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缺失。过窄的专业教育。功利主义的机制导向等诸多弊端。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开发时,特别是要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引导学生将个人兴趣与自我发展紧密结合。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导演“作用,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设计和构建学生自学的支持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学生兴趣培养的启发者和引路者。

针对当前大学生知识碎片化的特点,大学教育的一大使命就是对知识进行一次新的整合,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和大成智慧学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以及大成智慧学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系统化教育“。在系统化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集古今中外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将哲学。科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培养具有系统思维方式。思维体系和大成智慧的新型人才。

3。4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帮助学生通过自我开发对自我发展目标进行充分的自我实现,是学生进行重新自我定位,不断推动学生自我发展的最大动力源。笔者认为,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特点,榜样激励。信息化教育和实践平台搭建是学生自我实现教育中的工作重点。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95后学生喜欢膜拜偶像,追逐榜样。因此利用榜样的力量指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实现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在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中,通过朋辈相助。学习小组。优秀电影展映。优秀书籍分享会等创新载体,借助专业领域的行业精英自我实现的经历,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自我实现途径。同时应该为学生搭建便捷。完善的学生实践软硬件环境,使学生敢于实践。便于实践。乐于实践,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自我实现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促使他们重新定位,重塑自我目标,更好地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开发,形成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4总结

对95后学生特点的理解与研究,笔者从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开发。自我实现四个层面,首先通过心理认知。文化育人和大学观教育,帮助让学生对自身进行理性科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确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其次通过目标牵引。正面引导和学涯规划使学生做到自我控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次通过兴趣导向和系统化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开发,帮助学生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后通过信息化教育。榜样激励和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充分的自我实现,帮助学生提高转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通过从自我实现中体会到成长和收获的满足感后,挖掘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源动力,继而重新认知和定位,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最终形成一个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循环培育机制。

大学教育之于培养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意义与机制

大學教育之于培养大學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意义与机制【350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6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