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研究
根据对江西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及行为实践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借助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平台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达到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育人目的。本研究的成果如教论文网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可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各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引领大学生关注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课题实施步骤
在课题实施之前,将总目标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解,即: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界定,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及实践框架的形成,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怎样具体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分解目标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目标与课题实施起来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年4月8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一是构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可以说是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一个亮点。生命健康教育教材,不仅仅是指生命健康教育的文本教材,还包含了形成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和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如教育设施设备(图书馆书籍。实验室。校园网络)。教育媒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支持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两者和谐融合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了提升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使之形成对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并付诸实践的教育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等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大学生认识自己,以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初步实现了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对生命健康理念的认同和内化。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的新风尚。
三是构建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融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实践,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研究
大學生生命健康教育研究【386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