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现状与教育对策
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树立自身价值观的过程当中,信仰的建立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对信仰的认识过程中还不够全面,仍然在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信仰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信仰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把握论文网住信仰的内涵和特质,从而注意到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一。信仰的定义与作用
1。信仰的定义
信仰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精神心理现象,对其认定的体现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坚定不移的信赖与执着的追求,信仰是人类稳定的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是人对一种精神文化的信任和依赖。
从信仰的内涵中我们不难看出,信仰在人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最旺盛的时代,科学的信仰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肯定,也是个人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信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信仰是一种人类精神上的活动,能够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的精神需求。通过科学的信仰,当代大学生能够将其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相结合,说明信仰在大学生树立自身的精神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信仰同时也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科学信仰的大学生,就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加自身的责任心,通过对信仰的追求来规范自身的行为。高校也能通过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来正确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和行为规范要求,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努力奋斗。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原因
1。中国大学生存在的信仰问题
(1)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信仰的迷失。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相对浮躁“的社会氛围。而这一社会氛围同样也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校园生活热情度低,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也从网络虚拟的空间中受到各种诱惑和刺激。这就使得大学生们面对如今的社会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同样的,他们对科学的信仰也失去了追求。
(2)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主义信仰的边缘化。当今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需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主义原理以及主义的其他相关理论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我们必须弄清的是,接受过主义原理课程的教育并不代表学生们都会信奉主义相关理论,大学生们对信仰主义的立场也并不是非常坚定。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今天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盲目地根据现今社会的变幻,陷入到不科学的信仰困境中,从而缺乏对主义的信仰。
2。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产生原因
(1)外界因素对当代大学生信仰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分析,当代社会大学生信仰问题很大一方面受社会转型的影响,社会转型会导致现代科学知识理性和传统权威性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物质性价值与传统权威性价值信仰的内在冲突。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矛盾这三个冲突。然而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则是因为文化跟不上变革的速度而导致的。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致使人自身存在的根本方式受到了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成为独立自主性的个体。经济全球化也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关于自身存在的丰富性。完整性的自我意识,从而使不同信仰内容和信仰形式在同一时空下并存。而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封建迷信势力也在不断壮大,不断出现一些新式的迷信与伪科学,甚至一些邪教打着科学“。宗教“的旗号迎合人们强身健体的善良愿望肆意泛滥。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情况造成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困境。
(2)当今多元化文化下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当今的社会时期,呈现出了一个多元“的文化格局。它对于中国来说,近代百年的历史是古今中外文化冲撞。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中西多元文化全汇集到了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之中。信仰隶属于文化,而现如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化的文化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因素,从而造就了大学生对信仰的迷茫。首先,中西文化相互之间的融合是交错对接的。但由于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落差,它们互相间是一种错位对接。由于现如今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大学生从各方面得到外来文化信息,由于自身个体的发展,对很多外来信息的筛选过滤还存在着模糊,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信仰的迷失,过度的崇外。其次,在多元化文化的交融中,外来文化所占据的地位“要高于本土文化。而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因为的经济技术水平还有些落后,导致大学生的内心依旧积淀着参照模仿西方外来文化“的心理因素,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本能。
(3)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对信仰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导致很多的学生从小就得到来自家庭成员过多的关爱,甚至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做出牺牲。而在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高校教育理应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现在学校的教育还处在一个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国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过分看重大学生学习成绩或实践能力的问题,这样就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宗教文化对中国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及家庭的。民族的还有西方宗教团体的渗透多等方面的原因。
现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讯息传播的高效性等因素,导致如今社会的大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接受到宗教的渗透。在另一方面,由于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大学生受到来自各自民族,或者家庭成员中信奉宗教的影响,也使得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成为了大学生信教群体的重要部分。三。信仰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首先,科学的信仰对大学生的精神层面有着重大的影响,能够积极促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信仰通过观念的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次,科学信仰对于大学生也是一种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人们的感情存在于人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发展中,同样存在于人的生活实践中。大学生人生成长中从家庭依赖过度到自我独立的这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依赖感出现了断层,他们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科学而合理的信仰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需要,它促使大学生在精神上的独立性,使他们的情感找到了可靠的精神寄托。
再次,信仰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全的人格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从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的环境能够正确的适应,而健全人格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则是信仰。
四。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采取的对策
1。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力度
当代的大学生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对现在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第一,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高校应该确立信仰教育独立地位,使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概念相整合,优化大学生对科学信仰的认知。第二,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一个最主要的渠道。高校要开展信仰教育,也从侧面要求高校应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同时改变教育者对信仰教育的认识,与时俱进积极通过创新的理念开展信仰教育,同时将科学的信仰教育。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这些内容纳入到信仰教育的范围当中去。
2。要积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在儒家的思想中,追求的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天下为公“也正是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观点。所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大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增加心理上的亲近感。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的人生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产生很大影响。在进行信仰教育时,也不能脱离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而简单地谈信仰教育,更不能忽视现实生活的影响而单一地谈信仰教育。
3。加强主义信仰教育
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宣传主义,根据授课学生的特点,对主义给出更为理性的思考。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跳跃。个性鲜明,可以通过加强主义的科学性来提高大学生对主义相关理论的认可,这样一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学生对主义科学性的怀疑,增强大学生对主义的信仰。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高校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日常教学环节中也应该与时俱进,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与现代化的手段,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当今,在校大学生是肩负着重要力量去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对大学生信仰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对大学生的信仰问题进行关注和指引,使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这对和谐社会的发展才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现状与教育对策
當代中國大學生信仰现状与教育對策【366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