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如何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分寸
作者简介:胡俊崎,男,广州市新穗学校,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党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学校)(课题编号论文网2012YQJK084)的研究成果
据中国教育报编者按:近日,有网友爆料8岁男孩因犯错被逼向全班下跪“,并贴出男孩面朝同学跪在讲台旁的照片。经调查,下跪男孩为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两板桥九义校三年级学生。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此次事件中,教师和学校到底有哪些责任?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该不该惩戒?又该如何惩戒?本报官方微博推出了适度的教育惩戒要不要“的调查,得到广大网友热情参与和讨论。笔者以为,适度的教育惩戒是必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无需讨论。若以一味的宽容“放松对犯错学生的严格教育,就等于纵容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在得不到深刻教训的情况下就会犯更大更严重的错误。教育惩戒的关键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掌握好惩戒的分寸,如何既能让学生受到教育和吸取教训,今后不再犯类似错误,又不会给学生造成伤害留下阴影,这正是教育的艺术之所在。因此,我们要厘清教师运用教育惩戒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惩戒与惩罚的意义及其本质区别
1。所谓惩戒“是由惩“与戒“的双重含义组成。
惩,是指:惩罚。警戒。诗鲁颂?宫:戎狄是膺,荆舒为罚。“汉书八四翟方进?附翟义:于是乎有京观惩淫慝。“也指自己受创而知戒。见惩前毖后“。(见辞海,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4月北京第七次印刷,P。1173。)。处罚,警戒。“(现代汉语词典2007年,P。177。)
戒,是指:戒除。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子人间世:无适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十四四分律一说戒:戒,亦律之别义也。“(辞海,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4月北京第七次印刷,P。1187。)。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戒,戒除:戒烟,戒酒,解毒。还指禁止做的事情。(商务印书馆,2007年北京,P。702)。
惩戒“的来源是汉书?诸侯王表二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多功能现代汉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P。241。)。该词完整的意思应该是指:通过处罚来警戒,使受惩戒者不再做禁止的事情。从构词来看,惩戒是偏正结构,处罚是手段和过程,重在教育和警醒;戒除才是目的和追求的结果,为了戒“而采取惩“是之谓惩戒“之义。
2。所谓惩罚“,则是由惩“与罚“组成。
惩“之义前文已经明了。所谓罚“就是处分犯错误的人。“(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P。120。)。从罚“字的组成来看,从横目“,从言“,可见罚“的时候是横眉冷对。语出严厉。处罚。惩罚“来源于书?汤誓:尔尚辅于一人,致天之罚。“(多功能现代汉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P。499。)
而惩罚“一词来源于魏书?西域传于阗国:其刑法,杀人者死,余罪名随轻重惩罚之。“(多功能现代汉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P。241。)从构词来看,惩罚“是联合结构,惩“与罚“都是动词,强调行动。
3。二者的区别
从词义上看,二者有近义之处,都有处罚。惩罚和警戒之意。但是从词的分量和使用对象来看,二者有本质不同。惩罚的词义较重,适用对象是指违法乱纪的罪犯以及犯有严重错误的人;惩戒的词义较轻,适用对象一般指不遵守国家法纪或群众公约的违纪“者。
二。教师应如何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分寸
学生犯错,教师应当运用惩戒“而不适于运用处罚“。相对于管理物品而言,管理人是最难的事情。而中小学教师要管的是生性好动。天真活泼。没心没肺的孩子,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是孩子就难免犯错,不犯错的孩子是长不大的。每个成人都回想一下自己的小时候,谁没有犯过错?又有谁犯错后没有受过老师的责罚?正是在自己一次次犯错。老师的一次次责罚中我们才逐渐懂得明辨是非。去伪存真,一步步成长起来,走向成熟。所以,老师惩戒犯错的孩子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惩戒也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作为教师,他们往往信奉严师出高徒“。矫枉必过正“的古训“,在再加上应试教育以学生成绩论英雄的压力,在管理和要求学生时就可能乱了方寸,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把握不好教育惩戒的分寸而导致自己犯错,从而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因此,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教师无论如何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静的心态。教育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营生,育人需要不断的反复打磨。精雕细琢。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教师要学会等待,在施肥浇水“。修枝剪叶“的过程中静待花开。即便遇到屡教不改“的顽皮孩子,教师也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如果到了非惩戒不可的地步,也要在行动前考虑清楚几个问题,以守住惩罚与惩戒的界限:
1。需分清学生是犯错还是犯罪
分清楚学生是犯错还是犯罪,对教师把握惩戒的分寸很关键,惩戒越界了就成为惩罚。如果学生仅仅是违反课堂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值日不认真,或者再严重点,是毁坏了公共财物,那么,这些仅仅是犯错,而够不上犯罪。教师需要采取的措施是惩戒,就是通过责罚让学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从惩戒中吸取教训并要下决心改正。如果学生中出现了违法国家法律的行为,比如,偷窃。打架斗殴致人轻伤以上。敲诈勒索。运毒贩毒。强奸。杀人或过失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而又够不上刑事处罚时,教师就必须依法采取惩罚的措施加以教育并征得家长的配合才能奏效。即便是惩罚也要把握好分寸,否则教师自己就会陷入违法的境地。2。惩戒是为了教育还是为了报复“?
由于犯错的学生往往因为不听话“而冒犯了教师的尊严,让教师在众学生面前丢了面子下不了台,教师会感到颜面扫地。这时候,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很可能会因为不冷静而使惩戒越界变成了惩罚,导致处罚过重,对学生造成伤害。那么,教师很可能就不是为了教育学生去改正错误,而是为了报复“学生对自己的冒犯。比如,最近新闻报道的下跪式惩戒“就是越界变成了惩罚,从而引发了舆论向受罚学生一边倒的倾向。所以,教师要时刻牢记,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3。惩戒是在教师平静时做出的还是在气头上做出的
在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惩戒时教师的情绪决定着惩戒是否会把握好分寸。如果教师正在气头上,情绪激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惩戒,就很可能会导致越界,使惩戒变为体罚。辱骂甚至殴打等过度的惩罚。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激化矛盾,引发学生的对立情绪,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教师要学会热“问题,冷“处理,在心情平静。头脑清醒。考虑周全的情况下再进行惩戒就不会犯糊涂的错误,才能守住惩戒与处罚的界限。
4。惩戒的预期效果会是什么样?
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采取惩戒措施时都有一定的预期的教育效果:一是为了教育犯错学生本人记取教训,不再犯类似错误。二是为了警戒其他学生,不要向犯错的学生学习。要想达到这样的预期效果,教师必须斟酌在什么样的时候。什么样的场合。采取什么的惩戒措施才能收到教育效果。教师们要吸取下跪式惩戒“的教训,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所。根据学生犯错的程度和认错的态度采取正确而适度的惩戒措施,避免犯类似下跪式惩戒“的错误。
三。教育惩戒要以爱心为出发点,以育人为落脚点
习总在2014年9月9日教师节之际,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发表讲话提出四好教师“要求,即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一颗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教育惩戒体现的正是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应严格要求,严而有度,严中有爱,严爱结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既会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也会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学生。学生犯错正是教育的良好时机,正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教育,而不是对犯错的学生采取辱骂。挖苦。体罚。请家长甚至逼学生下跪“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教育惩戒也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创办学校的人关闭了监狱,但愚蠢的老师和糟糕的学校本身就是孩子心灵的监狱。“如果教育惩戒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初衷,当犯错的孩子们在老师这里得不到足够的宽容和爱心呵护,他们就会心灰意冷,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和向往,教师还能寄希望于他们改正错误吗?爱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责任担当,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因此,有爱心的教师才会获得社会的广泛尊重,才会获得学生的爱戴。信任和亲近,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教育才会有成效。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犯错孩子适度的教育惩戒就是一剂良药“和一席忠言“,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设法让良药“不再苦口“。忠言“不再逆耳“,让学生乐于接受并尝到甜头“,教育惩戒才能落到育人的脚点,起到良药“的预期疗效“。
总之,教育是一种育人的艺术,教育惩戒更是这种艺术的升华,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这种艺术的境界。惩戒的目的是为了不再惩戒,不再惩戒的前提是教师育人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学生尚未犯错误时就将可能发生的错误消灭于未然。
教师应如何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分寸
教師應如何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分寸【378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