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抗战时期党的思政教育的特点和经验【4471字】

时间:2023-04-22 22:47来源:毕业论文
抗战时期党的思政教育的特点和经验【4471字】

抗战时期党的思政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


抗战时期党的思政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党广泛团结和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宣传和实施正确的战略策略,使中国人民在精神振作和组织团结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抗日统一战论文网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抗日统一战线是全民族抗战的最有效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性因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与国民党实行的消极抗战截然不同,这两条根本不同的抗战路线,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取得抗战的胜利,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关键,而宣传与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抗战初期。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中国党围绕巩固和发展全面抗战路线,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抗日战争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七七事变爆发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广大党员干部。GM军人。各界人民群众进行深入的抗日主张教育,实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毛泽东对抗日战争开始阶段的方针。政策。原则进行了明确阐述。1937年8月,毛泽东发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强调全面抗战的重要性,提出救国的十大纲领。10月,他为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制定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三大原则。1938年5月,毛泽东作论持久战演讲,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提高了广大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年10月他又发表中国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提出坚持统一战争和坚持党的独立性的方针,使全国各党派各武装力量团结一致对敌。

(二)抗战相持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日军加强对我军敌后解放区战场的进攻,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和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宣传教育。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中国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的三大口号。

大生产运动中的精神副产物“。解放区在抗战相持阶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战斗与生产结合“的口号下,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大生产运动不仅改善了军民的生活,还改善了军民关系,增强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1]p98。

陕甘宁边区拥政爱民。拥军优抗活动。为批判军队和地方存在的错误思想,中央决定在军队和地方开展拥护政府。爱护人民“和拥护军队“活动。部队干部和士兵通过学习文章。开军人大会。自我批评等方式,深刻认识了军队离开人民就无法存在“的道理。

延安整风的思想教育运动。随着党的队伍的不断壮大,党内的主义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新党员对于党的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和大是大非问题缺乏认识;并且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这些思想作风在党内还广泛存在[1]p83。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加强了党的团结,成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创举。

(三)抗战反攻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战略反攻阶段,党进一步加强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由毛泽东。主持,谭政所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集中体现了党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的标志[2]p80。1944年春,在国统区文化界人士也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提出了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和中国党的宣传教育一起推进国统区民主力量的凝结。1945年七大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和作用,为争取抗日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二。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战争,处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的特殊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艰难困苦中曲折前进的。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以下特点:

(一)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抗日战争要赢得最终的胜利,必须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战。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对象来看,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以及复杂性,不仅覆盖了抗日统一战线内的全体成员,还涉及敌对阵营的相关成员[3]p18。具体包括对党内和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对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的宣传教育,对海外同胞等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员的宣传动员工作,对日伪军的政治宣传和分化瓦解工作。其中前两类是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由于教育对象代表不同阶级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在抗日战争的主题下又呈现了一定的差异性,集中表现在国共两党的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矛盾上。这种广泛性和复杂性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党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出发,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协调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建立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扩大了在国内。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在复杂的环境中提高了中央自身的组织能力。斗争能力,逐步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

(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下,抗日战争取得的胜利是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结果。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在其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科学地阐述了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中国党列宁主义教育的基础“。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宣传和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的中心任务下,围绕党内思想教育。军队思想教育。干部思想教育。人民群众思想教育等主要内容展开。在党内思想教育中,以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为基本内容,批判了党内的左“。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确保了正确抗战方针策略的实施。在军队思想教育中,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是全党对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作的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提出以GM主义为基础的GM政治工作是一切GM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4]p93,对抗战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党对八路军。新四军军事策略的宣传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策略的转变,鼓舞了官兵的士气。在干部教育中,党在抗战时期将干部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制定了干部教育第一“的方针;延安整风运动由干部学习逐步转向全体党员学习,提高了全党的主义理论水平,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在人民群众思想教育中,主要是进行全面抗战主张的宣传和动员,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动员群众。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以上教育内容组成了抗战时期思想教育内容的科学体系,体现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三)教育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在抗战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党根据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效地宣传和动员了全体人民群众。这些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过正规组织。职能部门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建立抗的战统战组织,在红军各部队普遍设立了工作机构,团以上单位设立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或工作组,连以上单位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小组,连队支部设抗日宣传委员,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建立部队政治工作巡查制度。发布宣传鼓动纲领。颁布政治工作要则等,统一全党全军的思想和行动。

2。利用各种会议。演讲。报刊。文章等进行宣传教育。各种会议形式如中央全会。政治局扩大会议。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发表讲话。演讲。报告等形式,广泛地在党内。军队和社会各界开展宣传教育。同时,群众新华日报等刊物以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发表的重要文章,都在宣传教育工作中起到巨大的鼓舞动员作用。

3。开展丰富多样的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党在对根据地群众进行宣传时,充分利用地方性歌谣。戏剧等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政策的教育解释工作。党在国统区领导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刊物抗战文艺,组织战地服务团。访问团。组织讲演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抗战宣传,极大地推动了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

三。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党围绕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任务,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进行了规模空前。影响力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走向成熟,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做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巩固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生命线“的论断最早是在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提出的,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能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5]p1094抗日战争中,党坚持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思想,根据GM实践需要,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高度,把它作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和各项工作的保证。在当前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凝聚力和推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党的中心工作。正确把握党的中心工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抗战爆发后,中国党在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分析判断后,实行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并确立了宣传工作必须为适应于党的策略路线,适应于夺取更广大的群众,是适应于民族GM统一战线而急剧的转变“的方针,从而实现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土地GM时期为阶级斗争服务向抗日战争时期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的历史性转变。只有明确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当前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科学把握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三)注重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与中国GM具体实践相结合。党在宣传学习主义思想的同时,根据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实践,不断总结,形成新的理论,丰富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理论的科学性来源于实践,我们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用发展中的主义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西方反动思想的入侵,从而为解决新课题。新挑战提供依据。抗战特殊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党主要利用各种会议。演讲。纪念活动。传单。报刊。先进事迹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旧要遵循灵活性原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传统载体上下功夫,更要在信息媒体等新型载体上下功夫,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抗战时期党的思政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抗战时期党的思政教育的特点和经验【447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5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