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23-01
现代社会的弊病早已不限于某种物质需要的未能满足,更多的是显示出全方位的人性大需求多方面相联系的不满足。正如1975年席勒以诗人的敏锐和哲人的深邃表达论文网出人的内在生命的冲突与和不和谐的忧虑。即使是经济落后地区,究其原因,也是综合性的涉及人的因素,而不仅仅中介表面显示的物质因素。而一提及到人的因素,人的情感状态,人的趣味情趣,人的心理结构,人的观念意识,当然更有人的某种物质生存状况,人的期盼与憧憬,都将进入现代美育思考的视野。而人如何成为品德高尚而且趣味高尚的人,作为趣味教育的美育在今天便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一。趣味教育“与趣味“
梁启超说:趣味教育“这个名词早在欧美通行,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失,生活便无意义。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给学生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这样教育的方式就跟着解决了。当代大美学家朱光潜也曾经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对趣味“作了定义,他说,对于文学艺术佳妙之处的了解和近好就是所谓‘趣味’。“因此,所谓趣味“即审美鉴赏力,它具有感性的品格。在西方,趣味“(德文Ceschmack,英文Taste)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审美鉴赏力。十七世纪西班牙作家和哲学家B。格拉西安就将趣味称为感性的趣味,这也是认为趣味具有感性品格。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讨论趣味的问题,认为趣味具有一种制造的功能,能从内在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在一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康德也提出,趣味就是判断力或鉴赏力。
趣味“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审美的偏爱或风尚。“其二则是指鉴赏力,即对美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因此,趣味“一方面具有感性的品格,它和人的情感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它又决不因此就是一种纯感性和纯个性化的东西,而是包含着文化和精神等普遍性的内容,包含着价值判断,具有精神属性。
二。趣味教育与美育
趣味教育“首先是一种感性教育。那种患有不感症“的人,就决不可能是一个有趣的人;那种感觉迟钝或粗俗的人,多半就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因此,趣味的引导,也要从它的根基做起,即从感性做起。梁启超有一段话说得好: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
其次:趣味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教育。趣味本是一种生理快感,但中国古人谈味“已超越了饮食的味,可以提升到精神境界。最早的乐“(音乐),是用味“来形容听音乐的最高享受。声亦无味“,将味从生理上的快感转化为精神层面。君子以听音乐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康德指出,趣味便是感性判断,趣味判断。西方的趣味并不是感觉的,而是精神性的。
再次:趣味教育也是生命活力的教育。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袁宏道说:趣者,生气也,灵机也。“作为普通教育一部分的美育,其发展创造性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涌现的创造欲望的动力,高度灵敏和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并由此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和创造力提供源头活水“。创造活动的自发性正源于深层心理冲动的自由涌现,它在本质上是非唤起性的,不能靠意识的控制或努力来达到,但在自由的审美表现中,深层的心理获得了自由表现的机会,为生命增加了活力。
最后:趣味与人生有很重要的关联。趣味能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评价,好的趣味能使人对生活产生幸福快乐的评价,反之,则使人对生活做出负面的评价。因此,趣味也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种因素。朱光潜说,趣味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得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和拓展生命的活力。“席勒也感到:高雅的审美趣味,实际上是构成所有人类行为尊严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可见,在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大思想家那里,趣味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趣味的引导
没有人会愿意自己是一个没趣的人,也没有一位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令人乏味的人“,更没有一位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活活泼泼地成长,成为一个不仅品德高尚而且趣味高尚的人。可见,在青少年的美育中,趣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要去除世俗化“。所谓世俗化“是指,大众所欣赏的。感兴趣的都是尘世的。现世的东西,今天人们谈的多是明星的轶闻趣事,娱乐新闻,谈某个商场的开业,谈某种款式的衣服。谈某个品牌……,这种倾向在大众文化中甚至出现不可遏制的势头。大众文化在今天的崛起,虽然包含着进步的内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对价值。理想。传统等的消解几乎是致命性的。此时,人的趣味已经不只是浅薄和肤浅,而呈现出某种病变的征兆。因此,要及时地纠正这种世俗化的倾向性,引导青少年对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所敬畏,有强烈的精神文化审美所追求,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气质的培养。学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上。
2。去掉感性化“。感性化“主要是指,人们的许多趣味明显地停留在生理的层面,它追求感官的刺激与满足,他们的欣赏水平明显地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层次上,人们需要的是松驰,是消遣,是刺激,是没心没肺的笑,是酒足饭饱式的满足,这种倾向甚至也浸入到精英文化之中。这种低级趣味实属可怕。由此,对青少年的趣味教育不仅要关心自己在尘世的快乐与幸福,更多地要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与理想世界。
3。防止畸趣“。时下出现了一种畸趣“现象,主要特征是包装性。表演性与虚幻性,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切否定性的事物都视而不见,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精心营造出一个虚幻的美丽的世界。正如明星们不过是利用包装表演着他们从不曾有的美丽而已。只有防止畸趣“,正确引导青少年高尚的趣味不,才能使他们直面人生。承受苦难的能力;把握现实。辨别真伪的能力;拥有的个性特征。独创精神与独立思想。
曾繁仁先生在现代美育理论中写到审美教育如何面对当前社会与文化的诸多挑战问题,如市场经济,大众文化,先峰派艺术,信息时代传媒等。“他提出,审美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性的品格,更加具有实践性的品格,应该面对现实,应对挑战,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通过审美教育,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审美地生存的能力。“
趣味教育在美育的过程中是对教育者应具有的吸引力,使他始终对审美的创作与欣赏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主体方面来看,趣味教育源自美育过程对个性差异的充分的尊重,它是一种积极的意义,它意味着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情感生活需要,鼓动学生个性的独创性的充分发展。趣味教育还意味着活动中个性的尝试性。学生的兴趣往往源于对新奇事物的一种自发的探索冲动,没有探索和尝试也就没有兴趣,受自发性的驱使的美育过程充满活力,趣味无穷,个性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美育湜一種趣味教育【274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