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局限性的批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要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重要的文明保证或文化支撑,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论文网明观。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传统工业文明;新文明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这个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也吸取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如果进一步对这个科学发展观进行文化思考,那么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内涵着一种新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局限性的一种批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因此,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观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具有新的世界文明的普遍意义;但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落实到各个国家和民族,又必然要和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新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本文拟主要分析中国在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情的新文明观的必要性。
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不但签署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而且忠实履行会议承诺。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出了2000年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慢的具体目标。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领,明确要求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两个转变“,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实现由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的转变,减少资源消耗量,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耗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手段,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和前景目标,令人鼓舞。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大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所面对的困难的挑战,冷静地承认中国大陆刚刚迈上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
二。中国大陆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应该看到,中国大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其中突出的是人口膨胀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就不能不使中国大陆还面对着如何彻底走出非持续性发展“社会的艰难课题。
第一,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现在中国大陆人口已超过13亿,而且每年仍以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国家财政收入的1/4被新增人口所消耗。自然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日益下降。自然资源总量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如可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百分号左右,(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可耕地还在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却要供给占世界24百分号人口食物。尤其是总体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严重,如在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中,像石油。天然气。铅。金等矿产储量不足,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且中国大陆人口对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来自数量上的日益庞大,还来自每个人消耗资源。能量快速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分母的加权效应“。
第二,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严重。对中国大陆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矛盾的严重状况,及其对中国大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少学者都做了分析。本文不再赘述。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估算资源消耗时,必须区分资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两个概念,这对于人口多。资源短缺的中国大陆,以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环保的方式运用自然资源,解决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现代农业型污染。传统工业型污染。城市型污染与环境的矛盾日趋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生态圈的同化能力和负荷能力。中国人口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始于1973年,大力强调环境保护也始于1973年。由加强三废“治理,到逐步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中基本上没有造成总体上大的环境恶化。但是由于中国的环境破坏由来以久,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一直以粗放型为主,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环境污染问题对中国大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能低估。
一是现代农业型污染突出。目前中国传统农业型环境问题减弱,现代农业型环境问题日趋强化。表现为当前在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地膜等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加剧。中国大陆每公顷耕地所施的化肥量已是美国的三倍,印度的四倍。而且无论化肥施用总量,还是就分项考察其增长速度均超过粮食等农产品增长速度。这种化肥施用上的高投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施用化肥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成为一些水系水质下降。污染严重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
二是传统工业型污染仍然严重。在现阶段发展中,传统工业在一定意义上本身便是污染产业。因为这些传统工业的能源多来自煤炭,而且煤炭主导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特别是中国农村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为传统工业,且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绝大多数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严重污染问题已经构成一部分乡镇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城市型污染也在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不限于工业生产,还有居民生活。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活消费型污染越来越突出。城市的空气污染,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而且许多城市河段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郊区或投入江河湖海,成为新的污染源。这种状况已经在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
总之,中国大陆人口。资源。环境的现实矛盾状况表明,中国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三。中国要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国情的新文明观
中国在现有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笔者认为,重要的文明保证或文化支撑,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明观。
资源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自然资源取决于地理和生态环境。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正是由环境恶化引起,而环境恶化又同人口及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使环境恶化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人或人群,是他们的具体的历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而任何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内含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或者说,都是一种特定的文明观。当前全球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由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的,或者说,传统的工业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中国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不能重复西方工业化国家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重演传统工业文明的整个历史;而是亟需自觉适应时代潮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又适应中国国情的。并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的新文明观。
这种新文明观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社会文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之中,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是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念上的,强调只有不断扩大和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人类生活才能更加富裕和幸福。因而逐渐形成了以无限度。无休止攫取自然为前提,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本质上是反自然的,是以恶“的方式对待自然界。然而,地球上可供人类生活的非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给它造成的污染的承受能力也不是无限度的。结果是人有千算,天有一算“,大自然正在对人类进行着报复,污染了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资源和能源危机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大陆从50年代开始向大自然开战“而逐步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产物。因此要实现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摒弃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把人类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念和作法,建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即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纯消费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破坏自然就是破坏自身;人类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的科学发展;从而自觉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维护人??自然系统的平衡。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也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养料。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孔子讲仁“,其内涵是爱人“,同时又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明确地主张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再从社会扩展到自然万物,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宇宙比为一个大家庭,万物和人都是大家庭的成员,民众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与我通。明代的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讲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时,主张凡有生命的事物,凡劳动成果和天生之物,都要尽力加以爱护,这是道理情操问题,关系到人性的改良。这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领域来思考,已经提出了人类对自然要承担道德责任的问题。这就为在当代中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富有伦理内涵的生态文明提供了传统文化基础。或者说,在当代中国把伦理关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面,把生态道德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既符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需要,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在人与人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新的公平观。
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产生,是由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危机引起,但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解决,却不能局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前者的展开程度必然影响到后者,而后者的发育程度亦必然制约着前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危机,诸如生态平衡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和短缺,环境的污染等,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引起的;而从本质上看,人与自然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文化之危机。因为大量的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并不只简单地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其间尖锐的冲突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而表现出来的是人们涉及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利益之争,是受害者对公正的渴望。有些人和集团为什么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根源在于一定的社会的利益分裂和利益矛盾,在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于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1][2]下一页
落实科學发展观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文明观【502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