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中國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3150字】

时间:2023-04-23 23:31来源:毕业论文
论中國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3150字】

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

Inchineseporcelainarthistoryandcurrenteducation

C


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

Inchineseporcelainarthistoryandcurrenteducation

CaoMingliang

(jingdezhencomprehensivecollegejingdezhen333000)

<论文网p>Abstract:throughoutchinaceramicsporcelainarthistory,thesubjectisbothartandofintegratedproducts。ineveryimportanthistoricalperiodtheceramicsfield,achievementshavebeencoinedbythehighopinionoftheworld,leavealotofgoodwork,heisatreasure。the

keywords:chinaceramicsporcelaineducation

1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

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和其它手工艺继承模式一样是以师徒承传的方式延续的。它沿袭的是中华古老技艺传授方式,即父传子,子传孙。或是作坊中师傅传徒弟,世代接续完成的。这种方式是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且以技术传授为主。学习方式只重操作,而非通过理论的分析和方法总结,要求学艺者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这种陶艺教育的特点是建立在学艺者的悟性“基础上的,学艺者严格遵从师傅教导的方式。方法,先求在技术上达到熟练,然后才会进入到艺术创造的领域。这样两个不同性质的学习阶段的跨越是相当不容易的,更多的人只能停留在掌握技术的阶段,很难跨入到艺术创造的领域里。没有全面地。系统地从技术上升到艺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教育,这是过去特定历史条件所造成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历史可见,陶瓷艺术这门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陶瓷领域都曾创造过辉煌成就,受到世人的高度评价,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被人们视为珍宝。但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技艺传授方式,导致在整个陶瓷发展历史中少有关于陶瓷技术或艺术传授方面的文字记载或完整文献著作,多是一般史料的记载。工艺流程的概述。考古学家的论证。鉴赏家和收藏家的玩味等。这与其它方面的艺术或技术是无法相比的,如中国历史上关于金石书画的专门著述就很多,有关漆。玉。木。竹的叙述也不少。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人们视陶瓷技艺乃工匠之所为,即使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曾经有过文人画家参与陶瓷艺术设计创作,也只是所谓雅兴之所致,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并不是全力投身陶瓷艺术创作的专家,当然也就不会有深入的工艺实践和理论总结,更不会有比较科学和系统的陶瓷理论著作和比较正规的陶瓷艺术教育。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缺少关于陶瓷技艺传授的文字记载,更没有规律性的理论总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虽然这种比较原始的陶瓷艺术教育方式,相对于现代陶瓷艺术教育是不正规“的,但却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技艺传授,几千年来这种不断培养能工巧匠的教育方式,在历史上对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既应该看到,这种家庭或作坊中的陶瓷艺术教育,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甚至在今天的一定条件下,还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2中国当代陶艺教育探究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在新的条件下,人们对陶瓷艺术的要求和需求不断提高,古老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陶瓷艺术发展的形势,必须推行正规的学校陶瓷艺术教育,改变原来的教育方式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加强陶瓷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必然会对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以办学校方式推行陶瓷教育的,首先要算熊希龄1906年在湖南醴陵创办了湖南瓷业学校,当时设国画(装饰)。辘轳(成型)。模型(模具)三科,实际是以技艺为主的中等陶瓷专业教育,聘请景德镇和日本技师来传授技艺。中国的高等陶瓷艺术教育是从四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时期,就已经设陶瓷科,曾得到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关注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国立艺专改名为中央美术,作为首任院长,徐悲鸿对陶瓷艺术教育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在他邀请高庄先生组建中央美术陶瓷科时,便团结了一批有学识。有技能。有眼光的陶艺教育家,其中包括郑可。祝大年。梅健鹰。高庄。郑乃衡等一批杰出的陶艺教授。他们要么曾留洋深造过,受过良好的西方艺术和工艺美术教育;要么身怀特技,具有丰富的陶艺传统功底和实践经验。正是这批陶艺教育的开拓者,用他们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为陶艺教育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群体中,虽然各人的艺术思想,陶艺教育观点不尽相同,但汇集起来,却构成陶瓷教育思想的方方面面。它的形成。扩展和最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景德镇陶瓷美术系,都是与这一代陶艺教育家的突出贡献分不开的。

建国后,国立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设立了实用美术系。工艺设陶瓷科,每年招收新生,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从未间断,一直开设了陶瓷课程。但由于当时中国的陶瓷工业生产发展落后,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到50年代中期,中国陶瓷艺术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50年代中国轻工业部相继成立了景德镇陶瓷和中央美术两所陶瓷专业院校。景德镇陶瓷下设陶瓷艺术。陶瓷工艺。陶瓷机械等与陶瓷有关的专业,学制四年。一九五六年中央美术实用美术系分出来成立中央工艺美术,陶瓷科改为五年制本科的陶瓷美术设计系,作为独立的学科而存在。陶瓷美术设计系集中了从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留学归国的著名教授,把在国外接受的关于陶瓷艺术教育方面的经验借鉴到国内的教学中,结合中国陶瓷发展的状况,探索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出路。他们不仅在理论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在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实践方面,也有杰出的表现。他们的教育思想。观点和教学方法受到重视,在相互融合中形成了当时国内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明确地提出培养学生具有从构思设计到完成工艺制作的整体思想,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加强学生的工艺实践能力。这些早期的有关陶瓷艺术教育的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奠定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基础,为今天的陶瓷艺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

中国的陶瓷专业教育在50。60年代,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由于中国陶瓷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这两所院校承担了企业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任务。专业课程设置注重日用陶瓷设计和艺术陶瓷设计两个方面。景德镇陶瓷则单独设立了雕塑专业,但培养方向的定位,决定了教学沿着工艺美术的方向发展。值得肯定的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和景德镇陶瓷在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肩负着中国陶瓷艺术创作。设计人才的培养任务,为重振中华陶瓷文明做出了很多基础性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当今活跃于中国或世界陶艺创作前沿的艺术家,大部分出于这两所院校,其功不可没。

到了70年代末,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改革开放给陶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吸收外国陶艺教育的经验,结合中国陶瓷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起新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内容,删除部分作用不重要的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全国美术院校陆续设立了陶艺专业的系。科或工作室,原浙江美术工艺系成立了陶瓷研究中心,中央美术也在94年成立陶艺工作室,实践研究生和本科生陶艺教育。另外,还有上海大学美术。湖北美术。西安美术。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厦门工艺美术相继成立陶艺系或工作室开展陶艺教学。他们都在吸收西方陶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陶艺发展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起了新的各具特色的陶艺教学体系。

目前,景德镇陶瓷。清华大学美术。中国美术。中央美术。上海大学美术还招收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整个的教育状态呈迅猛。持续发展的态势。

虽然中国陶艺教育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多数的陶艺教育仍然以技巧教育为主,追求的是由技入道“。所谓匠人就是只有技巧而无思想,更谈不上创造性,这种人永远注定沿着别人的路走。真正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素质和要求,需要思想的独立性,要有创造意识和对学术研究的不屈不挠的韧性。否则技艺再好,在创作上很难突破,突现后劲不足的通病。因此,如何提升陶艺教育的品位;如何在教育中弘扬陶瓷艺术的精神,并继承和学习优秀的传统;如何摆脱延续千年的师承教育模式及如何引进和借鉴西方现代陶艺教育的先进经验等,是摆在中国当代陶艺教育面前的众多难题。

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

论中國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315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14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