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析大學生孝文化教育缺失【2484字】

时间:2023-04-25 22:47来源:毕业论文
浅析大學生孝文化教育缺失【2484字】

浅析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

一。孝及孝文化教育

(一)孝

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字,在甲骨


浅析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

一。孝及孝文化教育

(一)孝

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字,在甲骨文中是标示祭祀祖先时有所奉献的形象。[1]孝“是象形字,最早见于殷商金文,在周代的金文中便成为常见字。孝“字的上半部分,象征着一个老人,下论文网半部分,则是一个孩子,作服侍状。说文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而甲骨文。金文中老“。考“。孝“三字相通。[2]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孝“字就其根源来讲,属于伦理范畴,包含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人伦关系。孝经?三才章第七中这样表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其意义说明,孝道,就像是日。月。星辰运行于天永恒不变,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于地历久不易,更是人们应该去效法的法则。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自古以来,对于孝的重视以及孝的地位至高,对国人的影响之深。

(二)孝文化教育

自2001年起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在对家庭美德的要求方面指出,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将尊老放在家庭美德中的首要位置,说明了尊敬老人。孝顺长辈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有序发展,如果家庭内部没有孝道“作为核心支撑,社会的和谐安定便无从谈起。大学,作为学生到社会人“转化时期,在这一阶段中接受的教育,对其一生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这一阶段,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基。所以,对待传统孝文化这份历史遗产,我们应根据新的时代条件与教育要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其糟粕,汲取精华,赋予其时代新意,重视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新孝文化教育[3]。将孝文化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孝文化教育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现象

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现象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存在最为普遍的就是对待父母。长辈的失孝现象。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标准,对待父母。长辈给予的建议从内心排斥,并对他们无礼顶撞,将孝顺“二字置于一旁,这类现象的存在时间已经不短。然而,在大学教育中忽视道德教育尤其是孝文化教育的现象令人感到痛心。如今,学校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这一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就已经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大学教育尤其不能缺少这一根基性内容。由于孝文化教育缺失,大学生并没有将顶撞父母的事情放在心上,导致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更有甚者对父母恶语相加或者拳打脚踢。

另一方面,大学生轻生现象频发。随着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自杀的相关报道,大学生轻生现象无可避免地成了时下社会热点话题,大学生是继农民工。影视明星。炒股破产者等新出现的又一自杀高危人群[4]。由于中国人对于家庭以及孩子的重视,是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中所少有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家庭的观念达到如此强烈的程度,这就为传统孝“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以至于家长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处于大学阶段的人,渴望自己的想法被认可,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支配人生。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被父母横隔于眼前时,他们选择的不是同父母争取自己走好人生的机会,而且用轻生“,这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世界。轻生现象频发,从侧面反映出孝文化教育缺失现象严重。在孝经中有这样的阐述:身。体。发。肤汝,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当大学生选择自杀时,也就将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的父母弃之不顾,将孝顺全然抛开。

三。解决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问题的建议

面对大学生孝文化缺失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问题,应从三方面着手准备。

(一)学校引导方面。在学校引导方面,不得不提的是社会舆论的有效监督和引导。只有拥有良好的社会氛围,高校的文化氛围才能相应提高。品德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学校影响学生道德成长,主要依靠两种手段:一是教师能够起道德表率作用的行为,二是学校的道德环境,特别是具有道德感染力的集体生活气氛。[5]“家长希望学生得到更好的学校教育和文化熏陶,将孩子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学校理应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不能将重智轻德“现象恶化。所以,在解决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这一问题上,学校引导占主要方面,应加大力度让学校发挥其特殊作用,加强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

(二)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人生起点的主阵营,父母在对待大学生的孝文化教育方面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只有父母做好孝顺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耳濡目染的成为孝顺的孩子,继而带动几代人的成长。如今,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大学生的祖父辈已经属于老年人群体,父母如何对待他们,成为孩子们效仿的典型和代表,只有在家庭教育中将孝顺渗透于各个阶段,才能成就孩子的孝与敬。

(三)个人践行方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约束。调控与改造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7]“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学习孝文化,认识传统孝文化对于提高自身修养以及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行孝道实践,对自己的父母。师长尽孝。另外,大学生在学习传统孝文化时,应对其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在辨证的视角下实践和发展传统孝文化。

注释:

[1]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引自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2]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M]。人民出版社,1973。引自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3][5][6]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4]晏子康。大学校园轻生事件背后的反思[J]。网络财富,2009(2)。

[7]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浅析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

浅析大學生孝文化教育缺失【248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3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