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龄前儿童的早期阅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14-02
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一般都认为读者与书面语言之间相互作用,并能接收书面语言所传播的信息就是阅读。所以,必须要先识字,才能进论文网行阅读,才有阅读行为。而语言心理学研究认为:阅读主要是一个推理与猜测的过程,读者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思考推测,从而理解读物的意义。我们认为学龄前儿童的图书阅读属于早期阅读范畴,是指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学龄前儿童的图书阅读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活动,通过有规律的眼球运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观察各种形象。色彩。背景,才能了解图书的内容,有利于儿童视觉能力的发展。其二,由于图书只供给幼儿一定的形象,幼儿必须运用已有的经验。调动大脑中各种表象,对图书的画面进行由一事物推移另一事物的联想和补充,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都能得到发展。其三,图书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书中人物的行为表现,通常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能让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其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其四,在多种多样的图书里,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可接触更多的事物,开阔眼界,及早掌握间接学习的方法。其五,在图书阅读中培养幼儿对书籍的兴趣。对图象和文字的兴趣,使其能从非文字的阅读向文字阅读平稳过度,有利于将来的学习。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如果不良的阅读习惯已经形成,且较难纠正,需花很多的时间去辅导,而在理解。探讨问题。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机会则少了,大大地阻碍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我们河北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第十幼儿园第六幼儿园等建立了幼儿图书分馆,对幼儿图书阅读发展过程的特点。指导方法。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应尊循的基本原则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
一。学龄前儿童阅读发展过程的特点
1。学龄前儿童观察图书画面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对图书中角色形象。动作。表情的观察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强。
在观察图书画面时,首先选择较为突出的形象。不管哪一年龄的儿童在对主角的的观察上,都比对其它角色的观察要清晰和准确,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在动作方面,儿童善于注意事物外在的明显特征和动态,这是幼儿阶段具体形象思维这一特点所决定的,图书画面上活泼的形象,能使幼儿凭借着这些形象去了解书中的人物。
学龄前儿童要能看懂图书内容,就必须观察那些与内容有关。对一个故事的发展变化起承上启下作用,但又不直接相连的画面,这是图书阅读最大的难点之一。幼儿对这些转折部分的观察,仍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加强。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前后画面的联系能力越差,各年龄班均有差异,中班与大班的差异非常显著,说明了大班是这一方面的重要发展阶段。
2。学龄前儿童看图书时的行为和言语特点
学龄前儿童看图书与成人不同,带有很强的情绪性。活动性和言语性。看图书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表情是丰富的,小班幼儿常见五指抓页。倒着看或跳着翻页。边看边卷书角。玩衣物等动作;中班幼儿会做出与图书内容相一致的动作,有着一种类似假象的行为,像做游戏似地娱乐自己;大班幼儿已能正确地翻书,多余的动作及假象行为没有了。这与幼儿观察的顺序性和有意注意的不断发展有密切关系,只要经过系统的图书阅读辅导,能使他们逐步地。有顺序地。有规律地。从左到右学习观察画面,对图书的内容和情节感兴趣,较有意识地对一页一页的画面进行联想,形成看书的规范性行为。
言语方面有两种表现:一是自言自语,二是交往性言语;各年龄班都有这两种表现。小班幼儿的自言自语多为单词或语气词,以表达自己看到的事物,找老师询问,以寻求肯定性的帮助;中班幼儿能用短语或词组去表达图书内容,主动询问别人,有让别人了解自己想法的意识和愿望;大班幼儿则已能根据图书内容。情节,讲各种有描述性的或有意义的短句,主动与同伴交换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向老??发问寻求支持,力争坚持自己的意见。
二。对学龄前儿童图书阅读指导方法
1。亲子阅读――这是孩子与家长一起看图书,边看边听父母的描述。解说,从而了解图书内容的阅读方法。其优点是在一对一的。亲密无间的气氛下进行阅读,家长与孩子能有较大的自由度,更好地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
2。看书讲故事――这是教师与幼儿共看一本大图书,或每人一本内容相同的小图书,边听教师讲述故事边翻看,理解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其作用是帮助幼儿学习按顺序观察画面,学习从头到尾一页一页翻书的技能,培养留心听讲的能力。
3。看书听朗读――这是幼儿边翻看熟悉的图书,边听成人朗读书上的说明语,进一步完整理解内容的阅读方法。它能使幼儿在熟悉。理解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在画面。文字。口语之间产生一种有机的联系,初步了解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4。听词语找图――这是让幼儿根据成人的语言提示,(如:请你把小白兔找出来。戴红花的小白兔在哪里?请你找一找。)从许多画片中找出相应图片或从图书中找出相吻合画面的阅读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培育观察。辨认能力。
5。听故事找图――这是成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找出相应画面,以检查其对图书内容是否理解的方法。这对幼儿的观察。注意。倾听。理解等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6。看图书做游戏――这方法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教师带领下,先按图书主要情节进行游戏,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再去看书;另一种是幼儿已理解了图书的内容,在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中重现各种情节。这类方法能使孩子们较快地。进一步地理解图书内容,使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阅读的快乐情感。7。指读书名与文字――在每次阅读时,让幼儿用食指指着图书封面的文字,跟随成人读图书的名称,经过反复的指读以达到辨认汉字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强化幼儿对文字的感受性,培养对书面语言的兴趣。
在指导过程中,我们发觉有许多的图书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改才能供幼儿阅读。因此,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与喜欢活动的特点,按图书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加工改造。如:拆分图书以减少篇幅页数,去掉繁杂画面来简化情节,修改内容难易程度;把原来平面的图书做成立体的。可操作的学具,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改变图书故事名称,使孩子们容易理解;在图书画面的左上角贴上标志,以提示阅读的顺序等。
三。培养学龄前儿童阅读的能力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综合运用手。眼。口。脑。在阅读时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并在每个字上聚焦。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手指着这个字,眼看着这个字,嘴里念着这个字,脑子记着这个字。但是,开始的时候,幼儿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协调运做,经常乱指一起,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完成有节奏的指字训练。
2。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在对孩子实施早期阅读训练时,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大部分孩子的天性都爱玩,所以阅读活动一定要新鲜活泼,不时添加各种小游戏;活动过程中多用鼓励原则,尽量多赞扬每个孩子。强化家园联系,让幼儿在家愿意表现阅读学到的内容,家长多赞许,激发学习的热情。
3。孩子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在阅读活动中必须自始至终让孩子参与。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要引导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我实践的过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自己读。自己想。
四。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1。先背后认法。先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背下来,而且一定要背熟,这有利于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然后再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使字音和字形达到重合,完成辨字音。认字形的过程。
2。故事提放法。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着重提出贯穿故事情节的关键字词。如在故事狼和小羊中,一只羊到溪边喝水,一只狼看到了,此时就可反复用疑问语气问:谁看见了?“同时拿出狼“的字卡,幼儿在反复的回答过程中,口说狼“,眼看狼“,手指狼“。通过对关键字的提放,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其中汉字的认识。
3。文中识字法。幼儿在识字量上有一定基础时,就可以把阅读的内容独立交给幼儿阅读,当遇到生字时,再由教师帮助解决。
五。结语
学龄前儿童早期阅读提供必备的条件,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图书阅读特点去进行辅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是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的原则。当前幼儿读物的开发不容忽视,现今市场上的低幼图书虽然很多,但仍未如人意,确实需要广大的对教育有心的人士。特别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地研究。创作。开发适合低龄儿童的各类读物。
当代科学的发展飞速,信息时代为我们创造了各种读物,如有声读物。音像读物,电脑及资料储存产品的普及,要求人们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幼儿早期阅读经验,本身就是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学龄儿童经过一些阅读训练,大多能比其他同龄儿童先进6-8个月。有人认为当今的世界大战“是人才之战,那么,阅读能力越强,独立学习的潜能就越大,所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也越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断前进。
谈学龄前儿童的早期阅读教育
谈學龄前儿童的早期阅读教育【360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