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教育分流制度问题及對策【4256字】

时间:2023-05-02 22:50来源:毕业论文
教育分流制度问题及對策【4256字】

教育分流制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55-04

2014年3月


教育分流制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6-0055-04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举措“,国家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论文网型高校转型“,并提出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普职分流改革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揽子综合改革的一部分,是涉及整个教育体制的系统性变革,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牵涉面广且意义深远。但凡改革都会涉及利益的再调整,尤其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契合程度,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从实践经验来检视以前的分流教育,不仅是要指出过去与现存的问题,更需要从过往的得失中找寻经验及教训,剖析的教育与社会的特殊国情,从而为政策的具体落实提供参考。

一。世界各国教育分流制度述评

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教育分流是在18世纪资本主义产业GM前的西欧国家出现的。之后。在西欧国家特定的教育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所谓的双轨制“教育。双轨分别为学术轨“和职业轨“。在学术轨“中,主要由从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学校组成,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在职业轨“中,主要由工业化条件下新生的供劳工子女就学的群众性学校组成。其教育导向是由小学。初中,而后进入各种形式的职业学校。

教育分流的顺利实现不仅涉及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接受何种教育,如何分流更会牵涉到所使用的标准。制度与比例。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教育分流制度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从接受普通基础教育的学生中分流出部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见表1)。此时,较为理想的分流路径是个体的自主选择“和学校的因材施教“。但是在实际上,在文凭至上的东亚国家,大学教育作为精英教育,分流的依据主要是考试成绩。而在部分发达国家,分流的依据会包括联考成绩。平时表现。学生的自我意愿。家长和校方意见等综合因素。至于分流的比例,则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的影响。例如在德国,整个社会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学生上职校不会受到轻视,因此职业学校得到蓬勃发展,职校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很高;法国传统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职校的学生会被归为是二流的学生。因而职校学生所占比例就要小很多。

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分流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点。第一次是中等教育的分流,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进入高中之际,被分别导向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或就业。在非就业学生中,学术性向明显者选读普通高中,职业性向明显者选择职业学校。例如,在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学生总数2476。3万人,中职学校学生总数1688。2万人,普职比约为1。5:1。第二次发生在高考结束后,分为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2008年,普通本科教育学生数为1104。2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为916。8万人,普职比约为1。2:1。

二。教育分流实施中的困境

众所周知,教育的扩张未必自然增加相应的就业机会,如果一个国家在短时期内广设高中。大学,教育扩充太快,就业市场来不及得到及时扩展,就业结构未能在层级上得到提升。就会导致高学历。高失业“。高教育。低职业“的情形出现。即使所教育出来人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变迁,也会因为大材小用的就业而无法发挥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此,世界上多数现代化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次教育分流之后,最后从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数往往不足毕业生总数的20百分号。若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强国的迈进,离不开强大职教体系的支撑。按照需求结构调整教育结构,缩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分流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虽然世界各国都在谋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却出现了一些值得忧虑的现象:一是学生和学校都不重视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生“的教育。二等“的教育:二是除非万不得已,考生不愿报考职校。这是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严重。非立即着手解决不可的问题。

1。职业教育何以沦为差生“的教育

我们知道大概在八九十年代,职教生(例如彼时的中专生“)的地位并不输于高中生。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职教生的地位日益下降。2000年后则更是一落千丈。这里面实有包括文化。制度与经济的多重原因。

一方面,在,文凭至上的理念使大家普遍偏重高中与大学,社会本身便将职业教育定位成不适合继续升学,甚至是不能读书的人所受的教育。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之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中,职业教育是被作为一个教育层次而非一种教育类型,中考时中职放在普高后招生,高考时高职则是位于最后一个批次录取。虽然前些年教育部门在中考。高考时把一些职业学校纳入提前批实行单招,但总体而言,批次录取的概念存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就难以翻身。

另一方面,在儒家文化的东亚圈国家,文凭与社会之地位密切相关,而高职教育往往造成学生较低的社会地位与自我能力评估。因此,在中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职技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野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分工,更是成为能力和地位的区隔。闭职教生即使将来另外有了事业上的成就,职教出身的身份,也会像烙印般留在他们心里。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育作为提供不同特点与兴趣者另一种学习选择的功能也因而折伤殆尽。学生无论性向适不适合。必然涌向普通教育体系。则升学的压力大增,恶补。升学主义与教学的扭曲只会更严重。2。普职教育之间缺乏相互衔接的立交桥“

以前的普职教育分流主要三个原则:首先,分流点是固定的,所有学生均需在完成义务教育之际以及高中阶段教育之后,做出抉择;其次,选择基本上是被动的,高中与大学的名额有限,对理论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分流接受职业教育;第三,各自的单向流动占主体,普职为独立的两条通路,各有各的规章。课程与就学机构,转换通道的机会不大。学生分流进入职业教育后,纵向通往高等专科教育的关口很窄,横向通往普通教育的道路基本被堵死。

这种普职教育立交桥“的缺失。导致的教育分流实际上成为一种淘汰“机制,而非个性化教育的自主选择。职业教育成为断头教育“,限制了职教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尽快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而不是简单套用或模仿普通学历的教育体系,也不能成为岗位或者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的附庸。只有建立起了符合职教规律的教育层次体系,才能考虑同普通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沟通与衔接,才不至于只在同一平台上借道行驶“。

三。对教育分流的建议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职业教育属于技能教育,以满足人们的技能需求为一切的宗旨。一个成熟的社会理应鼓励和帮助公民习得一技之长,而不是设置门槛和制度拒绝“。职业教育所应遵循的规则是开放一教育一就业“机制,通过因人而异的指导,帮助不同基础和特点的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1。设立综合高中

中等教育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因国情不同。各有其特色,然而,为适应社会的变迁,在学校制度方面,将双轨制“中学并轨为综合型高中或者形成普高。职高和综合高中的三勒制“,则是一重要的趋势。1918年,美国首先创办综合高中,实现了双轨在中学阶段的完全并轨。美国的综合高中在上世纪60年代获得巨大成功后,一跃成为美国中等教育学校类型的绝对主流。在日本和德国,综合高中虽仍非主流。但有日渐增加且更受到重视之发展趋向。

综合高中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实行所谓整合。试探。分化“原则,强调在分化之前设置一个统整。试探的阶段。学生进入高中时不区分普通或职业教育,而是以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分化。其中,高一课程重在奠基。整合,以共同课程为主,外加少数职业试探的课程:高二重在试探。分化,学生开始在老师指导下依自身特点和兴趣选修课程,选择未来发展方向;高三重在分化。专精,以学术或职业取向的专业课程为主,选修课越来越多,与学生兴趣结合更加紧密。通过这三个阶段,学生经由课程的延后分化达到自然分流。

综高课程相较于现行的高中或中职的课程是一个较具弹性的课程,也较能解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由于以前的教育分流是考试的强迫选择,中高考的成绩决定一切,个人意愿常被忽略。而综合高中的设置,将部分选择权留给学生,学生得以依自身能力及兴趣选择各种课程,而不再是以成绩来决定其学习和就业取向。另外,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也使部分兴趣未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及特性,进而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

2。保证三轨并行“。而非高低轨“

虽然的高考制度一直都在不断尝试改革,但一直缺少一个可以打破应试教育死循环的手段。这次教育部提出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通过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流到不同的学习平台,以多元化的升学目标缓解应试教育的压力,这将大力推动办学多元化,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选择。中高考的压力释放后,原本以考试为导向的中学教育就有可能迎来改变。如果这一切能形成良性循环,则应试教育就极有可能被撕开一个口子。当然,这里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该如何保证三轨制多轨并行“而非高低轨“?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从多方面人手,并首先在制度设计上下工夫,赋予技能型和学术型人才同等的社会地位。

在大部分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这种推进多轨并行“的改革进程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这些改革所关注的共同点包括:一是实行权力下移,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到每所学校。让学校可以自己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灵活招生。如某些学术性的学科实行普通高考招生,另外一些技能型的学科则以考生的技能型高考成绩做依据。事实上,现如今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就是一个类似的尝试,这种分开招生的方案可以在某些程度上缓解社会对高职教育低于本科教育的认知。二是鼓励地方化及行业参与。改革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结构,加强与劳动力市场。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群体的联系,使职业教育为市场培养出更适切的劳动力,从市场的接受度反向拉动职业教育的地位。三是打通职业教育的通路,形成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再到专业学位硕士,甚至专业学位博士的纵向教育体系。只有不论普道或职业教育在学校与职场。普通及职业等接口间皆能无缝转接,学生才将得以真正按照自己的就业取向来选择适切之学校类型。教育分流的改革是针对教育体系所作的最根本的变革,兹事体大,任何一方面的变动,都会对教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举措一有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的教育积弊颇久,虽然我们赞成立即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种改革同时又必须是建立在审慎研究与全盘考量基础上的改革,其过程不能不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教育分流制度问题及对策

教育分流制度问题及對策【425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02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