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17―04
教育安全“作为一个舶来品,区别于我们一般所讲的安全教育“问题。安全教育“主要指向于保障生命安全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论文网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教育,学生校内活动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而教育安全“概念倾向于某一国家。民族。地域或文化的教育自身发展,受到外部或内部挑战。侵蚀而带来的涉及国家民族安全的各类教育问题或教育危机。的教育安全“研究的意义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从现实的角度两个方面来认识。就历史的角度而言,幅员辽阔,边境接壤的国家数量众多且与周边国家交流频繁;同时,从近代开始频繁借鉴。学习国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对本土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首先,教育安全是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国家综合能力的竞争,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同时突显出这些核心要素的安全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教育作为文化下属的概念,由此可见教育安全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安全的研究轨迹
围绕教育安全“。文化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三个关键字进行资料搜集,涉及的文献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学术著作,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的学术论文,网络上相关政策文件。讲话报告以及新闻信息等。到目前为止,正式出版的仅程方平的中国教育问题报告一书中有涉及教育安全问题;就刊发的期刊文献而言,输人教育安全“搜索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查询到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的学术论文计62篇,刊发教育安全研究论文的主要刊物是教育类刊物,且大多数发表在教育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上。
教育安全“源于1957年美国针对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件出台的国防教育法,该法案第一次把教育正式地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此后教育安全“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鉴于教育安全“并非本土概念,的教育安全研究势必经历从引进到本土化的过程。在,教育安全“由程方平在2001年的论西部开发中的教育安全问题中首次作为一个新概念提出,并引发了国内学者对教育安全“的关注。在教育安全研究中,文献法在研究方法中占了绝对优势,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世界各国中包含教育安全“的法案和报告进行翻译和解读;此后对国外教育安全“解读,的教育安全研究开始深入到本土化的研究,即因地制宜地在的教育现状上去构建概念,并通过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的教育安全现状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研究学者将研究视角拓展到教育学。国家安全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领域,丰富了教育安全研究的内涵。相对于思辨色彩较重的文献研究法而言,使用实证研究的学者对当前教育安全问题何以存在。何以可能。何以实践等问题展开论证并有大量研究成果涌现,且使得教育安全“研究在深度。广度和理论创新程度有了一定的突破。
二。教育安全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教育安全的内容研究在呈现出梭型,即两头尖中间宽。最初学者的研究重点聚焦在教育主权研究上,此后随着国外研究的深入,研究重心由教育主权延伸到文化安全,扩充了教育安全研究的内涵,但也出现了研究无重点。泛泛而谈的局面。此后,程方平。王北生这两位学者从教育的安全功能以及西部开发中的若干教育安全问题将国内研究由狭隘的教育主权问题探究过渡到深层次。广内涵的教育安全问题研究。教育安全研究又重点聚集在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概念本土化以及教育安全现实问题研究上。但对教育安全内涵研究的不清晰。不透彻也阻碍了教育安全的后续研究。
由于教育安全“是一个舶来的概念,学者最初的研究处于引进概念阶段,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主要落脚在安全“。国家安全“和教育的安全功能“等概念的理解变化上。就研究内容来看,在教育安全研究文献中涉及次数最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国外教育安全的研究介绍。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和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教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三大方面。
(一)国外教育安全的研究介绍
1957年,美国针对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件出台了国防教育法,第一次把教育正式地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教育安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日本为了应对日趋常态化的国际交流,在日本发展报告2000―2001中指出:教育安全意味着本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理念的回归,强调保持日本国民身份的重要性,呼吁传统文化的传授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2013年5月,美国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独立工作组提交20t2年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报告。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不足从四个方面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1)关系国家安全的学科领域人力资源不足;(2)在美国许多年轻人不具备足够的能力面对日益高技能和全球化的发展要求;(3)公民缺乏全球意识,教育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未来人才的培养上,还体现在公民的全球意识上;(4)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影响国家凝聚力。自信心以及美国领导全球的能力和意愿。报告还对如何通过教育改革保障国家安全提出了三大政策性建议:(1)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提高教育目标,加强教育评估;(2)推动教育结构性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3)建立国家安全准备审核“,使学校和决策者为教育的结果负责,并引起公众关注,建议美国教育部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各州共同建立年度教育审核。(二)教育安全内涵的研究
就当前国内学者针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而言,可谓百家之言,各执一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育安全“的内涵。程方平提出教育安全是指涉及与国家安全。民族兴衰。社会安定正负相关的各级各类的教育问题。程方平指出:在诸多‘安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人的问题,包括人的各种需求。思想观念。智能才干。民族特点。宗教习俗等等,及其相互间的差异与矛盾。这类问题本文称之为教育安全问题。“其其格从要素涉及的广度上丰富了教育安全的内涵,她指出教育安全“不是在描述某一专门领域的问题,而是属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比较教育和教育发展等研究领域以及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人力资源理论等理论的综合性概念,涉及与国家民族安全成正负相关的各类教育问题。姚淑君认为,教育安全的内涵应该涵盖了教育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她试图通过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人们全面宏观的把握教育发展。也有学者对教育安全的定义相对简单,例如,殷杰兰认为教育安全的基本内涵是指作为国家主权组成部分的教育主权和教育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个性化的教育传统和教育选择应该而且必须得到尊重。金孝柏认为,国家教育安全是国家为维护本国的教育主权,保护教育制度不受外来干涉和侵蚀,有权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教育利益的制度总和。何伟强指出,国家教育安全指某一特定国家行为体在对本国和别国教育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所判定的其教育领域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学者们都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去探讨和尝试阐述教育安全的内涵。例如:有些学者从政治立场来解释教育安全,把教育安全与教育主权。国家主权联系在一起;有些学者则从学科角度去阐释,试图用相关学科涉及的教育安全的问题来诠释教育安全的内涵。虽然学者们对教育安全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完整的准确的定义,但可以看出给教育安全做界定的着眼点主要落在来自国家内部和外部对本国教育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冲击与威胁上。王露茜和王凌认为,教育安全指某一国家。民族。地域或文化的教育自身发展,受到外部或内部挑战。侵蚀而带来的涉及国家民族安全的各类教育问题或教育危机。
综上所述,目前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主要是从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进行演绎。首先,从整个内涵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安全“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政策文件中的,是政府对社会现状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考虑的政策规划,是从实践中提升的复合概念。其次,值得我们注意并需要强调和澄清的问题是单从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是非常片面及单薄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对教育安全“中安全“的标准进行科学。具体的界定,明确作为对立概念非安全“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讨论影响教育安全的要素。再次,当讨论教育安全“内涵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这两个维度进行讨论,即必须考虑教育安全“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每个时间点受到当时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发生的内涵变化。这势必要求我们必须将教育安全“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进行思考,故在界定其内涵时势必要谨慎筛选影响因素,务必体现出一般性和普适性。但需要表明的是,当运用到实际的情况中时应找出一个恰当的时间跳点来阐述其表现的独特性。正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论述: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
(三)国家安全视野中的教育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讨论国家安全视域中的教育安全研究时,需要从教育本身安全。国家内部影响和国家外部影响等三个维度来进行表现及对策研究。通过对教育安全“的内涵分析可以明确教育安全“应做以下解读:教育自身发展的安全问题,即从纯理论层次宏观的分析教育在价值取向。目标。内容选择。功能上出现的偏差及问题;教育在内部实际发展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三大要素的影响,在地域问题上触发的安全问题;教育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受到国家外部施加的影响产生的安全问题。国家外部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视野的开阔使人民意识到自身教育发展的相对落后以及外来未经筛选的文化冲击下引发的教育安全问题这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意识的侵蚀以及人才的流失上。这样的解读同样坚持了前面提到的以开放。动态的视角去看待教育安全“。由于收集到的文献里面还未涉及教育本身安全的研究,就不在此进行讨论了,但这也说明了国内教育安全研究在这方面的欠缺。
1。国家内部影响下的教育安全。当下,地域因素成为国家内部教育安全的重要触发点,边境地区的教育安全问题尤为严峻,即内源性教育安全问题多发于西部及边境地区。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显示,受国家内部影响的教育安全是地域这个基本面上,叠加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形成的叠加性的复合教育安全问题。程方平和何跃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对的代表性,他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论述了地域性的教育安全问题。程方平论述了由于边境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及政策扶持的相对滞后导致的教育安全问题。他首先论述了学校教育安全本身的问题,即边境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落后制约下的教育贫困,并以此为结点致力于研究学生学习环境的安全措施。政策等预防保障措施及建立公平的教育秩序和环境。以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将人的安全“为研究契合点把整个边境教育安全现状提升为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他描述了西部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个教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及教育财政投入短缺,具体表现为教育的普及率。巩固率和合格率低下,教育教学水平相对落后以及没有因地制宜地发挥教育优势。与程方平的宏观视野不同,何跃将教育安全研究聚焦在国门教育“这个对于国家教育安全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问题上,同时具备地缘文化关系和国家边境地区教育的软实力这两个显著的表现力。何跃就此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具有科学性的教育地图。他指出,在边境口岸的全面开放的政策影响下促进了境内外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多民族杂居的多元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国门教育(跨境民族教育)的多元化。他指出,当前呈现出边境人口向边境国家流动教育的问题,直接导致跨境民族在本国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上的模糊,引发边境教育危机,从侧面也反映出跨省民族的教育缺失和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揭露了国门基础教育脆弱的根本原因。2。国际影响下的教育安全问题。由于中东部及沿海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和政策扶持的优先性,整个中东部的人民比较开放,且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持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上的频繁。外源性的教育安全问题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中东部及沿海地区。蔡宝来在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中论证了在新国家安全观下,现代教育作为一项国家安全事业,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有强大功能。在国际竞争关系下的教育安全研究把教育视为人才生产产业,主要讨论在全球化市场开放的教育背景下外来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在市场化的教育背景下,张进清。米晓东等学者论证了在全球化教育多元交流掩盖下的霸权主义文化的侵入和扩张对当前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表现为对普遍的价值观“的否认,通过以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为借口输出民主“人权“等冠冕堂皇的意识概念以摧残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人才资源方面,通过优惠高校政策“及托福“考试等收割优秀人才资源。此外,余睿论证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以及交流的扩大,更日益突显出基础教育的薄弱。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低。师资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国内教育公平。教育公益性等问题激化,引发教育安全问题。
就国际影响引发的教育安全问题,大多数学者在对策方面的提议基本从政府的政策监管。学校本身的自我调节出发,出发点主要落实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三。教育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
(一)对教育安全的内涵研究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安全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刊发的研究论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纵观刊发的论文便不难发现,至今学术界对教育安全“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这也导致教育安全“在表现出广“的发展而不是深“的发展,整个研究处于散乱的状态。在2004年之前,学者的研究重点基本落在将概念引入的应用,但在概念还没有清晰界定内涵的前提条件下,有学者陆续着手研究教育安全的问题。现状。基础和对策等相关问题,研究范围也扩展到地域性。经济性的问题。同时,也正是由于概念的不清晰导致的安全教育研究出现断片的现状(即在这方面成系列的研究成果很少),且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遭遇瓶颈“现象(由于概念不清晰的局限而陷入泛泛而谈的局面,无法深入研究发展),这也正是2012年有学者陆续回归研究教育安全概念的原因。因此,当前教育安全研究的当务之急应是明确教育安全的内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育安全研究地域性研究欠缺且比较视野不足
1。教育安全地域性研究欠缺。虽然有学者对云南边境的教育安全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但幅员辽阔,中东西部的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尤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保存着本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多文化的复杂情况下,引发教育安全的因素交叉,难以找到切人点进行深度研究。也正因为如此,应加大地域性的研究,比较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地区或地域的教育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中东部较突出的教育安全问题属于外源性,主要是受国外的文化冲击引发的。而西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地复杂的多民族性。地缘性及经济落后重叠引发的问题。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对东中西部进行研究。
2。缺少比较视野。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东西中部的比较研究,即民族单一区对多民族杂居区。单一文化对多元文化。经济发达区对经济落后区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表现在缺乏国内与国外间的比较研究。对国外的研究多局限于解读。引进,缺乏对国外与之间的研究比较。
(三)开阔研究视角,促进研究多元发展
如上所述,已有的教育安全研究视角以教育学为主,国家安全学。市场经济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偶有所见。换而言之,教育安全的问题研究仅在教育学领域收到较高的关注,在其他学科领域并没有引起学者的重视。教育作为一门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每个社会人员息息相关的学科,教育安全作为学科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但从教育功能出发就应被视为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如果研究视角能更加多样化,加大相关学科领域对教育安全的重视和研究,那么,更容易发现教育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以跨境教育安全问题为例,与一般性的教育安全问题具有一定区别性。一般性的模式是由于外强内弱,发达国家的社会高速发展及教育跃进给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内社会施加的影响;而在边境跨境教育安全问题上,在经济。教育及社会意识整体发展上是相对处于优势状态,但在边境教育不重视。教育投入紧缺的情况下发生的教育安全问题。可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教育投资的成效,也可以从法理的角度探讨教育安全问题。
(四)拓展研究方法,从单一“到综合
已有的教育安全研究在方法上也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在教育安全的研究方法中,文献研究法可以被视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虽然文献研究法在前期的应用对教育安全“概念的引入有巨大贡献,但教育安全作为一个具有国别差异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单纯的文献法很难定位的教育安全内涵及描述和发现问题。且目前仅有个别学者在研究中引用调查法,并取得具有可信度和代表特色的研究成果。因此,日后的研究应更多地从实践层面去研究,引入叙述研究。扎根理论和教育人类学。社会学等在当下受到高度肯定的研究范式。从实际情况中进行自下而上的研究,以期为解决与学校。市场经济挂钩的教育安全问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需要强调的是,边境多民族地区作为在教育安全各方面问题都相对突出的特殊的研究对象,特别值得学者沉下去做实证研究。
研究核心的确定及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多元化发展,相信通过学者们在元研究和质性研究等方面的有益尝试和不断探索,教育安全的研究会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不断互动之中丰满和充实起来。
教育安全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教育安全的研究现状与反思【714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