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李铭辉(1970-),男,广东台山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宏观管理。(广东广州510515)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17-02论文网
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这是经济发展进入产业转型期的必然结果。经济要想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是必经之路。万钢同志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并且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层面上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新兴产业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人才的短缺直接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为适应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须在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结构体系进行调整。
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新兴产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提升。新兴产业的不断兴盛和发展对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势头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对其所需人才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技术水平。专业知识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为例,一般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企业主要需要员工对产品进行初加工,因为这一阶段是农业向工业化转变的初级阶段;人均GDP在1000美元~2000美元时,企业主要需要员工对产品进行中级加工,因为这一阶段已经摆脱农业化,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而人均GDP大于3000美元时,企业将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这一阶段主要处于工业化中期到后期阶段,工业化即将正式成型。依据这样的发展惯例,低收入工作岗位要求的是初级人才,但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其岗位要求的将是具备较高技能水平的高级人才。因此,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会促使技能型人才结构的高移,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不长,整个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结构尚处于摸索与调整阶段。国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决策为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可以促进职业教育摆脱原有的单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状况,使之回归到为产业服务的正确道路上来。作为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生力军,职业院校应以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其人才高地的优势为新兴产业提供高端人才服务。但是,传统职业教育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开设的培训课程已经难以跟上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传统职业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的技术型人才。
2。新兴产业发展促使职业教育进行调整。职业教育往往隶属于教育体系管理,这就使得职业教育的各个主体不能够很好地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衔接,导致职业院校不能及时了解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新兴产业都是一些高科技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只有不断调整和改革,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水平,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3。新兴产业的转移促进职业教育的全方位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某些产业发生转移,如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工业,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将逐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的转移导致部分产业转出的工人失业,而产业转入的岗位又缺乏合格的技术型工人。劳动者选择的就业岗位必须与自身的能力相匹配,产业转移导致大量劳动者产生岗位培训的需求,这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职业教育可以结合区域发展和产业特点,制订相关的培训方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伴随着新兴产业在各个地区的不断发展和转移,职业教育将会有自西向东的承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层次较低,缺乏高层次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职业教育仍停留在高职(专科)层次,这就使得人才培养水平偏低。学历水平偏低的这种情况直接导致职业教育报考人数偏少,且报考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综合素质不高,加大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使得职业教育很难培养出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新技术人才。其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教育大多数是从原来的中专学校转型而来的,专业设置上有较明显的学科教育的影子,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偏离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的层次难以提高。
2。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兴产业的转移发展。职业教育的管理是按照省级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其定位是为区域经济服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人才跨区域转移成为普遍现象。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而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该地的一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选择面广,有时并不愿意从事这些新兴产业的一线工作,这就使得该地区的新兴产业急需外省的人力资源。但是,区域化的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使得这些跨区域的人力资源转移存在制度和信息沟通上的困难。
3。职业教育机构的主动性不够。职业教育要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对现有的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但改革必然会带来风险。职业教育的龙头院校基本上都是公立院校,并不愿意承担职业教育颠覆性“改革的风险,只希望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教育进行简单地改革。但是,这种皮毛式“的改革,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根本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职业教育要想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融入新兴产业发展,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4。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上,其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缺乏较好的生源。最近几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录取率平均在40百分号以上,也就是说,高考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几乎都被普通高校录取了,剩下的学生可能成为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处于中下水平。其次,学生掌握的技能较为单一。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一般都是中低级人才,掌握的只是单一的技能,不能均衡发展,缺乏可持续性。最后,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以及职业教育本身教学质量不高等原因,导致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这就使得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对自我产生负面认知,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性和积极性,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职业教育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改革建议
1。职业教育应该积极开展对新兴产业的研究。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区域也会产生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主动根据当地现有的经济基础和已有的产业结构对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科学调研,研判该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做好自身定位,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规划,以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2。促进职业教育的层次上移,改革评价认证体系。首先,各地区应根据当地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对已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适当改造,将其改造成职业教育本科院校,这样既能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也能实现应用型本科与学术型本科院校的有效区分。同时,对于目前办得较好的职业院校,也可以将其改造成职业教育本科院校,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新兴产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其次,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处于高考招生的末端,所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够高,要将职业教育在高考招生中单列出来,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最后,改革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对职业教育的评价中,不能简单套用师生比。学术研究等指标,而应将更多的适应产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关联度大的因素,如学生毕业就业质量。用人企业评价等纳入整个评价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真正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
3。建立区域化的新兴产业与职业教育互助体系。(1)建立人力资源需求的跨区域联动机制。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就业面较广,该地区人才就业机会较多,但对一些新兴产业的一线岗位的就业意愿相对较弱,这就需要在人才的选拔录用上跳出现有的省级行政区域管辖范围,将人才需求省份与人才供给省份进行有效合理地对接,使东部地区可以使用中部地区的丰富人力资源,提升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处于长三角经济合作区的安徽具有人力资源优势,而江浙沪地区作为新兴产业发达地区,有很多产业,特别是服务类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量较大,这样就可以将安徽的人力资源有效地向江浙沪地区的新兴产业输送,江浙沪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可以对这些地区的职业院校予以一定的资金扶持,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2)加强专业建设与企业动态信息联动的专业群监控机制。第一,职业教育专业群的定位要紧紧围绕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同时也要围绕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的诉求,以核心专业为中心,拓宽新专业,逐步形成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专业群,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该专业的相关技能。新兴产业发展呈现的是集团化的趋势,完善的专业群建设能够集约有效的办学资源来促进新兴产业与教学的衔接。第二,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需求变化监控机制。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随着整个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职业院校要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跟踪,有效提升办学的适应性,促使职业教育进入良好的动态发展状态。第三,根据监控结果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自我管理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添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以便与产业调整保持动态适应,实现对专业群的动态管理。
4。鼓励新兴产业及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目前,国家已将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的方案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但在具体实施中,行业企业仍然缺乏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热情。要想真正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热情,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政府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第二,政府要建立战略性的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发展协调制度,促进校企之间就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的路线。方法及内容展开互动磋商。第三,政府要制定支持职业院校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教育基金建立与运作的政策指针,为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教育基金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打开政策通道。当前地方财政正陷入高负债的运营窘境,地方财政缺乏投向新兴产业相关职业教育的必要资金。通过建立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教育基金,有助于职业院校利用市场机制将社会闲散资金引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事业建设中。政府应当强化对新兴产业人才教育基金的快速审批制度建设,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人等民间资本投向新兴产业的人才教育领域。第四,政府要消除办学歧视“,如当前税务系统对民营职业院校与国有职业院校实施差别化税收政策,对国有职业院校的培训及进修班收入免征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而对于民办职业院校的该项收入则征缴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这对数量庞大的民办职业院校显然有失公允。
5。对人才市场进行评估,紧密连接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与经济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此外,还要与新兴产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匹配。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科学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只有加强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跟踪评估,才能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满足行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还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技术等环境因素,将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市场划分为若干具有足够容量的细分市场,并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现有教学资源来确定其目标细分市场,以在该新兴产业教育市场中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不同层次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对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才对新知识的渴求。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模。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和相关课程,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以便更好地为新兴产业服务,谋求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机会。
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
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506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