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领域合作学习内容研究(3)

时间:2023-05-07 19:29来源:毕业论文
知识也不再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途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

知识也不再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途径,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余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同时又对新课改实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意义

1。筛选合作学习内容,让合作学习“有法可依”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教学策略现如今广泛应用于小学课堂,然而,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合作学习教学形式,全然不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否适合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机械设计的合作交流问题有时往往过于简单不需要讨论,这种做法显然有违合作学习初衷,只会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浪费时间与精力。

佐藤学教授曾明确指出,“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不能达到的水准” 。这就需要在尊重教材,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合作学习本身的性质与特点,选择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明确合作学习内容才会使教学“有法可依”,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使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2。为合作学习教学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建议

当前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于是很多学者围绕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也有学者就合作学习模式展开研究,提出理论支持。然而目前针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内容” 展开研究的人为数不多,何种内容适合学生合作学习,选择和运用这些内容的原则和策略是什么,这对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尤为重要。因此,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了解合作学习实施现状,整理适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内容以为今后教师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论文网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合作学习内容的探讨,初步形成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合作学习内容选择的原则。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反复检验论证,争取为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合作学习教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建议,也为个人日后进行合作学习教学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2。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和阅读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合作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合作学习内容选择原则。

②课堂观察法:深入三,四年级语文课堂,对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部分认真观察记录并做好反思总结,初步探索哪些内容适合或者不适合第二学段语文小组合作教学。并且观察当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③访谈法:在实习期间通过访谈三年级和四年级部分语文教师,了解他们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看法,以及当前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最大困难,访谈后整理分析探究教师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四)合作学习相关理论

1。合作学习概念

从目前关于合作学习的学术文献和著作来看,合作学习是一个泛称,是一个复合性、多层面的概念。可以总结出合作学习的概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的一种教学活动。(2)这种教学活动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3)它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4)它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主要奖励依据。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领域合作学习内容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82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