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领域合作学习内容研究(4)

时间:2023-05-07 19:29来源:毕业论文
本文对合作学习概念的界定采用王坦教授的观点,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

本文对合作学习概念的界定采用王坦教授的观点,“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提出的合作学习五个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该观点在国内外得以广泛的传播和运用。如果合作结构并没有体现这五要素,那么它只是普通的小组学习,而非合作学习。这五个基本要素是:

表1 合作学习五个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五要素 具体意义

积极互赖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个人不仅要对自己学习负责,也要对组内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只有自己和组内其他同伴都取得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他们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

个体责任

(Inpidual Accountability) 要保证责任到人,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个人的进步也是对小组的贡献。防止“搭便车”现象。

面对面的促进互动

(Face to 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 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彼此之间产生最直接的积极作用。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使他们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依赖,互相支持。

社交技能

(Social Skills) 是学生进行高质量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学生社交技能的发展和小组合作技能的训练。

小组自评

(Group Processing) 合作学习小组必须通过定期评估合作活动情况,才能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课堂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听课、记笔记,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较少。而合作学习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体现和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课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一个合作任务提出后,小组成员会对同一问题作不同理解,对作品中的同一人物形象产生不同感受,就这样,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的小组成员间分享着彼此的见解与观点,他们接纳或是反驳对方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相较于传统课堂,学生更乐于主动参与,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提升。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阅读领域合作学习内容研究(4):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82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