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叠字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的修订《汉语大词典》第五册为例(2)

时间:2023-05-07 19:35来源:毕业论文
11 3。整整 11 4。洗2洗 12 5。晧晧 12 6。晱晱 12 7。晫晫 12 8。独独 12 9。些些 13 10。渹渹 13 11。狟狟 13 (三)修改不合的义例 13 1。狂狂 13 2。湎湎 14 3。涽涽

11

3。整整 11

4。洗2洗 12

5。晧晧 12

6。晱晱 12

7。晫晫 12

8。独独 12

9。些些 13

10。渹渹 13

11。狟狟 13

(三)修改不合的义例 13

1。狂狂 13

2。湎湎 14

3。涽涽 14

4。涆涆 15

5。涫涫 15

6。戏2戏 16

(四)订补错漏From优T尔K论M文L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的释义 16

1。洒洒 16

2。晚晚 17

3。㹞㹞 17

4。洏洏 18

5。渰渰 18

三、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一、引言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当今国内最大的一部历时性、民族性的汉语词典,是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字的重要工具书,也是大型语文辞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但由于编纂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它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其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强化词典的时代性,提高词典的权威性,使之更臻完善。如今学术界关于《大词典》修订的论文和著作不胜枚举,但是涉及《大词典》中叠字研究的论作却相对较少,可见叠字研究之于大型语文辞书修订的意义尚未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对《大词典》任何一册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论著还很匮乏,因此笔者选择《叠字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的修订》作为研究课题,择取十二巨册中的第五册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将该册中叠字收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以期为《大词典》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汉语叠字历史悠久,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就出现了叠字,商周时代的钟鼎铭文中叠字也是屡见不鲜,《诗经》中更是大量的使用了叠字,据统计,《诗经》305篇中,有198篇共计647次使用了叠字。叠字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广泛,从铭文到诗词曲赋皆有出现,时间上更是从先秦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将文学创作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许多古代文论作品中也对叠字的功用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叠字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使用也促使古今学者对它进行收录、整理、释义。早期的训诂专书《尔雅》还没有专章收录叠字,但也收叠字近150组,至《广雅》、《通雅》已有专门收录叠字的篇章,此后出现的《古音复字》、《叠雅》、《汉语叠音词词典》、《汉语重言词词典》等著作更是专书收录叠字,可见叠字的研究在汉语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叠字,在古代又叫重言、重语、重文,现在也称叠词或重叠词,是由相同的单音字节重叠使用构成的。当前的叠字研究主要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例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叠字现象对汉语词汇发展的积极作用,或是基于特定的文本或者辞书,对其中的叠字进行语法方面的分析,也有学者从方言学的角度切入,研究方言中的叠字类型及其作用。许多学者基于一定的文学作品,在具体的文本中分析叠字的修辞作用和艺术效果,或从翻译学的角度对叠字翻译的原则、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关于叠字自身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如叠字的定义、渊源、演变、功能等都尚未形成一个具体的理论体系。 叠字研究与大型语文辞书的修订《汉语大词典》第五册为例(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83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