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中國传统母教文化及其當代价值【4498字】

时间:2023-05-07 21:07来源:毕业论文
中國传统母教文化及其當代价值【4498字】

[摘要]母教文化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重


[摘要]母教文化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说理“垂范“

的教育方法是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华所在。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使女性乐于做母亲;有论文网助于提升母教质量,让女性成为合格母亲;有助于培养健康个体,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字]母教文化;精髓;当代价值。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经过不断创造与积累,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丰富璀璨的传统文化,母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母教文化的内涵阐释。

母教文化是关于母亲教育的文化。目前,学者对母亲教育“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母亲的教育“,认为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母亲“,即通过对母亲实施教育,提高母亲的素质,从而提升母亲的教育质量。母教文化包含的是母亲的教育,是指母亲这一社会群体在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经验等精神文化成果以及与此有关的人文景观等物态文化现象的总和。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对精神层面的母教文化“进行探讨。

二。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精髓。

中国有着悠久的母教传统,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作用,韩诗外传卷九说贤母使子贤也“,说的是贤良的母亲重视教育,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贤母名母,她们深明妇道“,教子有方,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充分显示了母亲教育的力量。‘古代华夏女杰中的周室三母“,可称为中国最早的家庭女教师。据列女传·母仪传记载:三母者,太姜。太任。太姒……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太任为能胎教……太姒仁明而有德……颂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

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的母亲,更是母教文化的典范。中国母亲在长期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母教文化。

(一)重德“勉学“的教育内容。

古代女性被限制在家庭中,承担着女儿。妻子。母亲“三重角色。母以子贵“的现实使女性不仅要去创造生命,还要含辛茹苦地去培育这些生命,使他们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显示自身的价值。为此,母亲从小就按德才兼备“的目标去教育子女,在教育内容上表现出重德“勉学“的特点。

以德为本“,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传统母教非常重视对子女德“的培养,教子为善。诫子勤俭,倡导信实爱人。忠孝仁义,造就出许多仁人志士。岳母刺字“已家喻户晓,岳母姚氏从小教育儿子以身许国,报效国家“,还亲自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使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

陶母退鱼“也广为流传,据世说新语记载: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母湛氏身为女流,却深明大义,见利而不忘义,退回了儿子尽孝的腌鱼,并训导儿子要清白做人,廉洁奉公。陶侃遵循母亲教导,一生清正廉明。勤于政事。

传统母教除注重德性培养,还把勉学“作为教子的重要内容。古代母亲们深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的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勉励。鞭策孩子勤奋读书,刻苦学习,锲而不舍,学有所成。孟母仉氏为给孟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曾三次迁居。

(二)说理“垂范“的教育方法。

古代社会奉行的男尊女卑“思想,特别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妇礼,使女性受到各种约束和压制,她们无论是作女儿。妻子还是母亲,都要服从男性。虽然,儿子为了尽孝,不得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母亲教育子女成为理所应当之事。

但是,母亲的性别地位使她们不会也不能像父亲教育那样,主要借助家威和家法,而是较多采用说理“垂范“等正面。温和的方式,这样恰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传统母教善用言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寓教于喻,循循善诱,使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去践行。孟母断机教子“已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孟母看到孟子逃学回家,没有打骂,而是通过断其织“告诫儿子: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从母亲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从此发奋勤学,做事有始有终,成为天下之名儒。

教者必先正己“是古代家训的明理。历史上有许多贤良之母,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她们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影响子女发展的。隋书·郑善果母传记载: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

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说的是善果官至三品,但是其母崔氏仍坚持每天纺纱织布,夜深才睡,善果不解,其母对儿子说:你的俸禄是皇上对你祖辈以身殉职的报答,应用以赡养亲属,我们怎可独自享用,作为富贵的资本呢!况且纺线织布,是妇女的本职,我不做这些事,就是骄奢淫逸了。“善果深受母亲良好品行的影响,一生为官清廉不奢。

三。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强化母亲意识。

当代女性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也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本应使她们在教养子女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但是,母亲教育并没有引起女性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致使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母教危机“。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越来越多,有些女性特别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过分看重自己的职业角色而忽视甚至放弃母亲角色。有些女性虽已成为母亲,但是生而不养或养而不育,孩子出生几个月就丢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即使把孩子留在身边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在我们进行的城市小学生母亲教育现状“调查中,只有35。66%的母亲认为母亲的重要工作是养育子女“,55。49%的母亲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还有7。51%的母亲持反对态度,由此可见,多数母亲对养育子女的职责认识还不到位。

古代妇女相夫教子“,心甘情愿地为丈夫和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精心养育子女,并以此为幸福。我们应该继承这一母教传统,这并不是让女性放弃自我,回归家庭,而是要她们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多一些时间与精力去教育子女,展示更全面的自我。让女性成为母亲,不是自我价值的否定,而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与历史上众多的贤母名母零距离接触,感受其人格魅力,有助于当代女性深刻认识母亲角色的意义,强化母亲意识,自觉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乐于做母亲。

(二)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提升母教质量。

在当今社会,不管母亲是否意识到母亲职责,是否乐意承担母亲职责,客观上她们都扮演着子女的主要照顾者和主要教育者的角色。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80。16%的母亲和75。58%的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照顾子女,71。31%的母亲和59。74%学生认为在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子女的教育。比例如此之高,认识如此相似,表明了母亲在家庭中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在培育人才方面确实发挥着独特作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由母亲孕育,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人也是自己的母亲,在婴幼儿时期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母亲的作用,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唯一性;母亲不仅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饥饿,还是孩子灵魂的塑造者和人生的引路人,对孩子智能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养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了母亲教育的全面性;母亲与孩子血脉相连,息息相关,这种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乐于听从母亲的教育,体现了母亲教育的权威性;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这种自然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子女所接受,体现了母亲教育的高效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工作岗位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您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在等着您,这就是教育孩子。“但是,目前很多母亲还是自然母亲“,凭着感觉。本能或老辈的经验来养育孩子,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子方法,存在着重教不会教“的现象。天津市儿童发展中心针对天津市5000名0-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的母亲教育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家长普遍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对母亲教育有需求的有4991名,占被调查人数的99%。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3。43%的母亲认为自己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效果不佳。59。52%的母亲非常希望。39。95%的母亲希望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能使当代母亲更多了解母教文化的精髓,学习母教经验,掌握有效的育儿和教子方法,提升母教质量,由自然母亲“成为合格母亲“优秀母亲“。

(三)弘扬母教文化,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幸福和谐的家庭,是每个社会人的渴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当代女性既要担负社会职责,又要承担家庭事务,还要挑起教育子女和孝敬老人的重担。女性的性别角色决定着她们是家庭的主角,是幸福家园的经营者。她们时时刻刻为子女做榜样,用自己慈爱。贤惠的品德去感染孩子,用自己孝亲敬老。相夫教子的行为去引领孩子。为使子女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母亲尽量展示自己最优秀的方面,回避克服自己的缺点。母亲教育正是在这种自觉与不自觉中感染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释放出爱与和谐的元素。

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才,人才的成长由母亲把好第一关,母亲的综合素质与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如果一个人自幼得到母亲良好的教育,使之将来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素质和修养的公民,这是一个家庭的幸事,也是社会的幸事。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母。爱母,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风尚,必将造就更多健康的个体,促进家庭的完美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葛彬。论传统母训文化“与家庭美德的爱幼“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1997,(7)。

[3]刘义庆。世说新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4]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附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摘自新华网。丁克家庭“占上海家庭总数的12。4%[N]。中国青年报,2002-12-01。

[8]王艳红。全国有66。47%的祖辈照看孙辈[N]。现代教育报,2001-08-20。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母教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

2008GG200)。

中國传统母教文化及其當代价值【449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89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