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9―0036―02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最早倡导者陈寿朋提出: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不仅是人类道德论文网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1〕生态道德教育即是对公民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教育过程。大力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对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的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生态道德教育在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上存在一些不足,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
有学者研究认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困惑在于:内容迷失,制度需要规范,内容单薄,方式单一,资源匮乏等。〔2〕还有学者认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弊端主要有:生态德育“的内容比重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思路缺乏前瞻性和人文关怀,道德约束机制不完善,手段单一等。〔3〕上述学者的研究指出了当前生态道德教育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上。内容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单薄,亟待进一步丰富充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迷失,亟需进一步鉴别取舍。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比重偏低,需要加大比重手段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手段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效果不明显。
要解决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必须以前瞻性的教育思路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可行之路。
国际环境协会前主席科罗拉多指出:建立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契机和出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4〕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更是不乏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其大部分内容与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适应。我们应该大胆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生态思想,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生态思想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特别地,应该从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和生态手段,从而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否依然普遍地被现代国民认同和遵守,这种保存传统美德的信念和方式又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5〕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流派――儒释道三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学习和继承这些生态思想对于提高的国民素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儒家文化生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主要在于阐述和论证三纲八目“。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纲八目“的核心在于修身和治国,其中的生态内容也非常丰富。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天。地。人实现有节制的互动,反对将人置于任意处置自然的地位。也就是说,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守自然规律,在规律的限度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经典易经首先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易经?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易经?序卦传)这句话阐述了人产生于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经?乾卦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经?乾卦)这句话阐述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的身心规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是天人合一“。高质量的人生在于实现天人合一“,在于人向自然的回归。儒家至圣孔子曾经发出知我者其天乎“的感叹,也显露出五十而知天命“的豁达,从天知我“到我知天“显示了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发端。儒家亚圣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将人性和天统一起来,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张载,他在正蒙?乾称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载指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根本原因在于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本质上的统一,因此人能够认识自然,认识自然和人自身达到极致便可以成为圣贤。随后,南宋朱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卷十七)陆九渊更是描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6〕在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之中人和自然乃至人和整个宇宙都合而为一,人和宇宙不分彼此,人和宇宙和谐共生。综上,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将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与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因此,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主义生态思想重要补充和有力佐证。
儒家主张节用依时“。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依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表达了勤俭节约,用之有度,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同时,不违农时“和斧斤依时入山林“也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秦汉时期刘安提出了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指出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过自然规律的限度。还包含了爱护动物,保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还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儒家的节用依时“思想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和破坏。对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它为公民生态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材料,也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对于公民养成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理念,增强公民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综合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儒家主张仁民爱物“。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儒家的一切思想均是围绕仁“展开的。仁“更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理念。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仁“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人和人之间,也适用于人和自然之间。在人和人之间即是仁民“,在人和自然之间即是爱物“。要求将仁“的原则从人类社会扩展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要求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万物。明代理学大师王阳明更是对此进行了形象描述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人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的对象不是仅仅限于有生命的人类和动物,还包括无生命的草木和瓦石。达到这样修养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儒家的仁民爱物“不仅承认植物。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有内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而且也自觉地把人的天赋爱心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生态伦理扩展,从而构成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种深厚而宽广的道德关怀。它对于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怀,唤醒公民关爱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展开。
(二)释家文化的生态内容
释家主张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利他施乐“。净土理想“等。众生平等“论证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平等。大慈大悲“说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强大动力。利他施乐“指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切实行为。净土理想“则建构出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模板。这些生态思想,释家还延伸出了一系列的生态实践。戒杀。放生。节俭。素食。饮茶。造林。护林便构成了释家生态实践的具体手段和措施。这些行为保护了动植物资源免受破坏,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释家文化的生态维护功能主要在公民旅游过程中实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深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了生态道德教育。游客漫步于名山大川。品尝着清香的素食。欣赏着反映高僧朴素生活的碑刻铭文,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诗意的栖居“吗?低碳。节能。节俭的生态消费理念很快形成。
(三)道家文化的生态内容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齐同万物“。三才相盗“。重人贵生“等。道法自然“是在人与自然平等基础上对自然的终极崇拜。齐同万物“是道家的人与自然平等观。三才相盗“说的是天地人互相协调。适度利用。重人贵生“则是道家的生命观。这些生态内容对于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节俭朴素。适度消费。尊重生命等理念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
生态道德教育与传统文化【371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