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转换视域下高校推进主义大众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034-03
话语转换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或符号置换的变化,而且具有强烈的意义。主义理论要实现大众化就是要使主义理论在传播过程中更加易于接受者理解,让论文网更多的社会大众学习主义理论,掌握主义理论,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宣传主义理论的重要场地,必然成为备受瞩目的传播方式。无论是书本传播还是口头传播都有其话语体系的作用。传播的话语直接关系着受众的兴趣。理解和接受。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话语转换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推进高校主义大众化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主义理论不仅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校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较为系统化,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且深奥,而受所学专业或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这样就使高校主义理论的传播显现出一些问题。如,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不愿关注这一类理论信息,迫于学校规定不得不应付考试,获得学分而已;一些学生对主义的理解只处于肤浅的。感性的层次上,自然谈不上灵活的运用等等。这是主义信仰弱化的表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也走进大学校园,使当代高校大学生信仰多元化,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把神圣的信仰埋没在功名利禄中,人生信念的取向也被取代。
这些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高校主义的传播,所以此时主义传播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适合大学生的传播方法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使学生从不愿学到愿意学,从愿意学到深入研究,从深入研究到灵活运用。
二。话语转换推进高校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当代社会为主义理论创新出新的素材和内容的同时,也要求运用切合受众理解力和接受力,同时具有话语亲和力“的传播体系,以掌握主义大众化在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领域中话语的主导权。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催眠;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
(一)接受者兴趣取向的要求
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是意识形态的传播,其内容带有浓厚的政治性色彩,而信息的发起者和传播者大多是政治性的机构,且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往往对获得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娱乐等非政治性信息感兴趣,但对意识形态传播的政治信息没有太大的兴趣。也就是说,主义的政治性话语引起社会大众的兴趣不大。例如高校大学生,高中到大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无异于是从地狱“到达天堂“,再加之,外界的各种诱惑使他们感觉失去方向,而对新鲜事物的追逐又使他们更加世俗,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不到定位。为了让这些政治性话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需要转换话语方式。主义大众化传播只有满足话语对象的兴趣取向,贴近大众生活,为大众喜闻乐见,才能内化为大众的精神支柱。利用话语转换机制,迎合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对主义理论在高校中实现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接受者接受能力的要求
在高校推进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传播者面对的接受群体是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的学生,且这些学生的身份背景。生活习惯。理论知识。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各有差异,而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判断能力不同,对相同信息的分析判断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网络上有一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独特“的视角,一些学生认为其对于主义理论过于注重宣传,而缺少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甚至一些学生对其存在排斥心理。一般而言,学生较易接受符合自身理论知识基础和符合自身文化背景的信息,也容易接受与自身思想相似和与自身背景相同的信息传递者所传递的信息。因此,在主义大众化之前,应充分考虑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在文化水平中的差异性,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最终实现高校的主义大众化。
(三)接受者个性需求的要求
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看,信息接受者所能接受的是合乎自身个性需求的信息,而不是一味地被接受“。2016年里?s奥运会上,90后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不同于以往运动员的口号式话语,接连说出了一系列符合其90后特征的话语。她的形象代表了现代社会90后率真。自我。真实的个性特征,并受到了群众的追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得到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利,而在他们感受到信息时,会本能地选择接受与自身性别。年龄。爱好等相符合的信息,相反,会自动屏蔽“与自身差异较大。不相关的信息。传播者也不得不适应当前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个性的需求将意识形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转换,传递给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在信息选择时的能动性,使接受者行驶其对不同信息的主动权,这是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转换的最高要求。
(四)接受者利益追求的要求
曾经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在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强调学生可获得的利益,也是话语转换机制中必要的内容。意识形态给人带来的利益是长远的。间接的,还未离开校园的学生却很难直接体会到它的价值。大学生还未步入社会,对于利益的认识也存在欠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高校中,竞争遍布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利益也成为学生对现实生存的需要。成为学生活动的起因。在传播意识形态中,接受者利益最大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因此,在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使政治和政策的内容,站在接受者的立场,用接受者的利益相关话语表达出来,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接受者接受并认可。三。话语转换在高校推进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形式
(一)运用大众文化话语实现
主流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本位文化,承担了引领社会大众价值取向的功能,在社会中起重要作用。意识形态是主流文化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在传播手段上显现出居高临下的特征,在发展道路上呈现出权力化的现象。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播本身就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综合,随着社会发展,接受者对个性的追求促使他们对非主流文化的需求更大。这样,主流文化的传播就显得力不从心“。
大众文化在最开始源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的表达方式,在满足社会大众逐渐增长的休闲娱乐等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文化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在人们追求的刺激。热闹和过瘾的过程中实现它的传播。它的传播不仅不会使接受者感到反感,而且还会让接受者主动获取大众文化的信息。大众文化虽然没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但却能把人们的心凝结在一起,团结合作,进而传承文明。
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转换为大众文化就要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中,从社会实践和大众的生活中去寻找主流文化得以转换的源泉,运用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作为一个机遇,通过大众文化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对主流文化的形象进行另一个包装,运用大众文化的通俗表达方式对主流文化进行重新表达来传播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
(二)运用通俗叙事话语实现
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传播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书本传播,书本中的内容大多是理论,是带有宣传口味“的主义理论的叙述性话语,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一种话语方式。主流文化话语向大众文化话语的转换首先就要把书本的理论叙述话语转换为通俗叙事话语,这里的俗“不是低俗和庸俗,更不是给真理打折扣,而是传播者用学生喜欢接受的。常见的。熟悉的方式讲述主义。
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包含了语言转换,例如,在主义经典著作的汉译本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用最本土的中国语言来进行解读。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者是中国的民众,而民众的母语是现代汉语,他们都在用现代汉语进行交流和思考。曾说:我们原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3]是这些通俗易懂的主义理论话语鼓舞了人民大众,使其更加坚持党的领导,并增强了其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的决心。早在毛泽东时期就已经有了对话语转换的运用,经过几代领导集体,到现代,主义的叙述性话语向通俗叙事话语的转换是主流文化话语向大众文化话语转换的实现形式,也是使主义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的实现形式。
(三)运用日常生活话语实现
教师是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传播者,教师的讲课风格和话语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讲课内容的接受度。学生喜欢有真实的主义信仰。有真学问。幽默。低调,尊重他们并能够看到他们长处的老师,也就是说,学生还是喜欢接地气“的话语。讲课风格是每位老师独有的,但是话语方式是可以转换的,转换成学生愿意接受的话语方式,也就为学生接受主义大众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十八大以后,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创新性的转换为中国梦“,赋予共同理想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而后逐渐为人民大众所认同。这不仅符合意识形态在当代传播的要求,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主学习主义理论,建立主义信仰,并以主义理论为依据确定其三观“。意识形态是通过话语传播的,向学生传播的主义一般原理上升到人民日常生活生存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理论层面,从而实现意识形态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的转换。
(四)运用数字话语实现
数字对于社会大众是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在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是利用数字话语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主义的传播,然后将主义的大众化进程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领域,在这其中体现出对主义理论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在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问题的同时,把意识形态运用数字化语言进行表述,不仅在语言上简单明了,而且在传播中通俗易懂,在更大范围中,使各种文化等级的学生理解并接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来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三个有利于“三步走“四项基本原则“等,都是运用数字化语言进行主义大众化和中央方针政策的宣传方法。使各个文件精神深入社会大众头脑中,为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通过使用这些纯洁的数字化话语,使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和其理论的精髓更易于理解。在准确把握主义核心的同时,把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运用数字化的话语进行概括,引用到思想政治课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楦咝5拇笾诨?提供有力传播方式。
(五)运用价值体系转换实现
在话语转换中,价值体系的转换贯穿于话语体系转换的整个环节。价值观念是人在对社会及其存在的各种关系。事物。现象进行认知和评价时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仅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量,而更重要的是要传播价值观给学生。因此,传播本身的价值观念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形式上,而是要使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书本传递的知识。课堂教育方式。教师授课的语言等方面所表达出的价值观念都要适应学生个性的价值观,使学生较为容易的,不知不觉地接受并信仰主义的价值观。
教师和学生之间。课本与学生之间以及课堂与学生之间,在话语上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价值体系的传播。为了增进学生对主义理论传递的价值观念的理解与认同,就应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作为载体,把主义理论的文本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等转换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与自身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但是,在进行价值体系转换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坚持主义理论的价值核心,决不能偏离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转换的方式方法上不能做出强制的规定,也不能过分依赖于具体的方式方法,否则可能会走入另一个极端,过犹不及。
话语转换视域下高校推进主义大众化研究
话语转换视域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489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