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國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2669字】

时间:2023-06-19 22:55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國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2669字】

浅谈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

一。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众所周知,随着十月GM的炮声,列宁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


浅谈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

一。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众所周知,随着十月GM的炮声,列宁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从中国党诞生之日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就把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GM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探索。

论文网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说:没有抽象的主义,只有具体的主义。所谓具体的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主义,就是把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的其他一些领导人也在讲话中运用过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二。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创新

主义是中国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以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主义的与时俱进,实现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GM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进步的致胜法宝,同时也使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所以我们不仅坚持了主义,而且在中国的实践中发展了主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党的历史就是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标志我党在政治上走上成熟,党中央领导才真正认识到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在长期的GM斗争实践探索中,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和GM实际出发,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1928年开始,为解决大GM失败后如何领导中国GM走向胜利的问题,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初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1930年针对教条主义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从思想方法和认识路线上对中国GM道路进行初步探索,形成了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思想雏形;长征胜利后发表实践论等著作,从哲学上为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42年在延安整风中,发表反对党八股等文章,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3]

(二)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坚持主义的思想路线,围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开拓了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这一飞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仍处在进一步的发展之中。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二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对新时期如何建设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完全主义化的党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发展新阶段特征,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重大时代问题,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赋予主义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开拓了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以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求实精神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理论飞跃,体现了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精神和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四)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的党中央,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现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具体相结合的过程中,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必定以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的态度,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以新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主义,用发展着的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努力推进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主义的与时俱进,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武器。

三。总结与展望

我们党在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注重把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来,我们党根据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实际,把握时代脉搏与特征,大力推进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富有科学性。系统性又具有显著的本土性,对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我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就是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本土性特征的具体显现。在人类社会迈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之际,中国党将继续认真学习。全面研究我们党的历史,并结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进行反思,按照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浅谈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國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创新【266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83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