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站在新世纪历史发展的起点上,以主席为总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准确把握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并继承和发扬马列主义,提出了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①。强调以人为本,论文网坚持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念[1]。
一。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旨在通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来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然对于自然的保护至关重要,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是强调物质的丰富,同样也应该寻求合理的自然保护,只有真正形成与自然之间的有序以及平衡,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所提出的,寻求合理的生态发展与物质发展之间的平衡性,切实有效的保证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够真正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成长,让其获得有序的发展效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水污染
我们的生存生活使很多方面。很多问题造成的污染物进入水中,造成了水污染。近年来,的水的问题事故很多。可以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办法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也就没有办法试下你经济的有序发展,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需要的是积极寻找合理的水资源保护策略,从而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序性。为整体的农业。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据政府部门的统计显示,每年很多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没有经过解决就进入很多的水域,有检查管理的1200多条河流中,900多条受到污染,很大程度上的城市水流也受到污染,我们水问题事故这些几年每年都在1700以上。
(二)大气污染
上个世纪80-90年代,经济很快进步,而且很多的是我们生存生活方式的进步,但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方面却大大高于人们的想象。据2014年一次关于环境的调查,全国所监测的65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只有35个(占5。2百分号),二级的385个(占56。8百分号),三级的165个(占26。5百分号),劣三级的30个(占5百分号)。很多大小的城市的达标比例为70百分号,县级为88百分号。这些无疑从根本上制约了现有的经济发展,让人们自身的生存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城镇化进程。
(三)水土流失严重
对于现有的许多地区发展而言,由于对于属兔保护不足,从而造成大量的土壤伴随着水流冲刷而不断流失。无论是黄土高原还是云贵高原都出现了大量的荒漠化,其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同时,由于荒漠化从而进一步带来了沙尘暴等等次生灾害。显然,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人们生存以及健康受到威胁。据统计流失的土壤总量每年达50亿吨,每年长江流域土壤流失总量达24亿吨,每年上游地区土壤流失总量为15。6亿吨,而每年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区进入黄河的泥沙高达16亿吨。如此庞大的数字,都预示着现有的水土流失情况之严重,需要国家能够切实有效的给予合理的发展模式以及策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更好的实现水土保护。
(四)矿产资源短缺
2014年,的地质矿产部所对主要矿产品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基本需求的只有23种。不过伴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产能过剩情况,造成大量的区域其在实际的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浪费,其不仅仅是造成大量的电能。水能的浪费,也造成许多的矿产资源得不到保障。到了2020年,就仅有6种能维持国内基本需求的矿产资源[3]。比如,以前在稀土资源上,应份额占据全球97百分号。但是近些年来,的稀土资源储量开始减少,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如果稀土出口不能得到限制,稀土资源最多只能满足国内需求20年。
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与方式
(一)建立经济发展新模式,着重发展循环经济
要做好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生态环境的良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可持续的资源。所以说,要改变传统的工业文明,改变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不要以破坏环境和耗费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树立经济发展与自然物质循环协调的新模式②。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改变人们的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可以说就是生态经济,本徐是一种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③。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而言,需要的是合理的资源利用,寻找到有序的资源应用策略以及模式,更好的实现不同资源以及生产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4]。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因此,这就进一步要求能够在后续的发展以及成长中,因地制宜,寻求不同的发展效能,更好的结合区域发展以及其资源优势,开展合理的可持续性的成长策略④。
(二)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
在现有的经济模式发展下,需要的是充分利用不同的地区的特点,寻找到符合地区发展的资源利用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煤炭发电策略,而是逐步利用包括电能。风能以及海洋能等等多元化的能源开发策略[5]。不同地区,需要的是按照自用为主。富余上网。因地制宜[6],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的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找到有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避免资源的浪费⑤。(三)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作用一直最为突出⑥。扎起现有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本身需要的是集约化的投资模式以及策略,需要的是合理的投资方案的构建,更好的实现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型升级,更好的实现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避免资源的浪费,提升生产效率。逐步由二。三。一“产业结构向更加优越的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转变⑦。由此,保证经济平稳过渡以及发展的同时,让整体产业发展实现快速增长[7]。
四。结语
回顾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观的变化,可以清楚地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源是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理论的一脉相承,既源于主义,又在中国当代的大背景下发展了主义。无论是在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为整体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道路与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注释:
①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J]。主义与现实,2009(2)
②黄炎平。刘建立。走向生态伦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2(2)
③廖才茂。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6)
④周蓉。浅谈雾霾“成因及治理[J]。商,2013(1)
⑤沈小娟。谈城市垃圾处理的长远发展[J]。现代商业,2013(3)
⑥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
⑦李国柱。中国经济增长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277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