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落实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3年对2001版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在框架、单元次序上作出微调,在选文及附诸于选文系统之后的“研讨与练习”部分作出重大调整。调整的目的即是为了解决2001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这次调整虽未做到面面俱到,但在一些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改变仍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2013版和2001版两版语文教材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比较分析来揭示这次教材调整所体现的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提供新的教材练习样例,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2.研究的意义
首先,从教材角度来讲,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依据新课标理念来修订和实施的,课后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掌握知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课后练习也是确定教学目标和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参照。因此课后练习的设计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对于学生的学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通过两版教材课后练习的对比分析,才能发现两版教材各自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才能为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供更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最终达到高效利用教材的目的。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进行自我预习与检测。每次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学生都需要通过课前预习来整体感知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于脱离了教师的指引而会产生各种困惑和迷惘,在这种情况下,单元提示、课下注释以及课后练习都会成为学生指路的明灯,帮助他们明确文本阅读的重难点所在。同时课后练习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知识、进行自我检测、历练学生的语文能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处理语文课后练习的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意识,提升了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培养了独立的个性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三,从教师角度讲,课后练习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李海林先生曾经说:“好的语文练习题,是对教材的教学价值的揭示和定位。它告诉教师和学生,教、学这篇课文,就是要注意这些方面,就是要掌握这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所在。” 一篇文章的课后练习通常能够暗示编者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因此,准确地分析课后练习对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都起到或明或暗的指示作用。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练习的及时反馈,才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才能具体地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2001和2013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中的“研讨与练习”。本文选取了两版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中选文内容未发生改变的20篇文章,重点分析比较这20篇文章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现将两版教材相同篇目罗列如下:《散步》、《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世说新语两则》、《论语》、《春》、《济南的冬天》、《秋天》、《古代诗歌四首》、《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山的那边》、《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盲孩子与他的影子》、《寓言四则》。其中《散文诗两首》(原题为《诗两首》)、《古代诗歌四首》(原题为《古代诗歌五首》)、《论语》三篇文章在内容上有所微调,仍放在研究之列。 2013版与2001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