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学者郑昭明也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义饱和效应做出了明确的描
述,这是中国学者对语义饱和效应最早的描述。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被试连续看一个汉字几十秒,就会产生“这是什么字?这个字我认识吗?”这样的疑问,或者产生“这个字变奇怪了”的感觉。在进一步实验中发现,对于结构简单的独体字和结构相对复杂的左右结构汉字,被试报告“字变奇怪”的时间有差异。他们认为,字体的结构会对语义饱和现象产生影响,并将这种现象首次用中文定义,即字形饱和(orthographic satiation)。日本学者Ninose和Gyoba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的注视日语文章中的某些汉字时,被试很难判断,这些汉字是否为自己生活中常见的文字[4]。他们认为这个现象可能与心理学图象认知理论“均质连结性”(uniform connectedness)有关。仝文,闫国利(2013)认为字形的解体和字义的丧失可能都导致“饱和”的出现[5]。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深入,认知神经科学运用先进的科学设备探索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研究人员认为神经系统存在某种固有特点,即如果神经系统在短时间收到多次相同且重复的信号的刺激,神经系统会产生条件反射,神经活动就会在短期内出现的抑制,不做反应。这就好比当我们听到了一个嗡嗡的声音,刚开始我们会感觉不适应,但过了一段时间,不仔细注意甚至无法察觉到这种声音,这种适应现象我们称之为“饱和”。而语义饱和效应就是这种现象其中的一个。在我们反复阅读某个中文字字时,引起“辨认”这个字所使用的神经系统也会出现暂时不工作的情况,神经活动暂时被压制,这时我们就会“不认识”这个字了。依据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语义饱和的本质都与神经系统的疲劳有关。不管是注意力转移还是字形的解体,检索标签的失败还是文字内在含义的丧失,我们都可以从认知神经学中找到依据。
(二)对于语义饱和发生阶段的考察
依据Collins和Quillian 在1969年提出的激活扩散模型[6],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词汇的概念都是以结点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来的,每一个单一的结点都与其他结点分别连接,最终形成结点网。当一个词出现时,会引发其对应概念结点的启动,并引起同一神经网中相关的其他节点的反应。由此,当出现的目标词的语义与启动词语义有一定关联,并先后呈现时,与目标词相对应的语义结点受到刺激而启动,引起激活阈限下降,饱和效应逐步开始启动并逐渐增强。学者Neely对语义饱和现象的发生也提出来自己的假说,他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启动词不断地重复呈现,其内部的语义表征被不断地被反复重新激活,经过多次重复不断地呈现,表露过多的启动词的语义表征最终出现倦怠,导致语义饱和现象发生[7]。受语义饱和效应的影响,每个节点的活跃程度下降,整个结点结构活跃度下降,并逐步扩散至整个节点网络。节点网络的活跃度降低的外在表现是,在语义启动词汇判断任务中会出现随着启动词的不断地重复而产生逆转的情况。而每两个概念结点之间的关联程度与判断是否需要语义分析成负相关,即随两个概念结点之间的关联强度的逐渐减弱,语义分析加工却反而逐渐增强。根据语义饱和效应产生的条件,在深度的语义加工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语义饱和现象[8]。
虽然认知神经科学观点对语义饱和现象作出了解释,但是语义饱和的发生阶段仍然是存在争议的。神经系统的抑制即刺激的持续重复会导致语义饱和,语义饱和的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词汇阶段(字词产生“字形”的视觉信号)、联系阶段(“字形”的视觉信号寻找并转化为对应的“语义”)、意义阶段(在“语义”层面上进行思文活动),那么抑制到底发生在词汇阶段、意义阶段、联系阶段之间的哪一阶段呢?依据对这一问题的出现不同的回答,研究者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对语义饱和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1)词形饱和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我们会感觉多次重复呈现的字的形态发生变化,是由于字形与字的含义二者存在一定的内在的联系,字形的变化引起字意的提取困难,因此字形是影响语义饱和效应产生的原因。(2)语义饱和理论。该理论认为语义加工不通畅是受到语义表征的多次重复呈现的而影响引起的。学者Smith和Klein提出观点:语义饱和产生的因为是负责语义的神经系统由于在多次重复的条件下产生疲劳或者由多次重复而产生惯性,最终引起饱和现象的产生。(3)联结饱和理论。此理论认为饱和效应发生在词汇(单词)与其文字意义联接的过程中。在启动词不断重复呈现的过程中,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都没有受到影响,但由于词汇表征与其意义之间多次连续不断的重复联接,产生疲劳从而引起语义信息在提取过程中出现困难,最终导致语义饱和效应的发生。 字形对语义饱和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繁体字和甲骨文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