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程知识提升有效性策略(2)

时间:2020-05-29 20:29来源:毕业论文
这些语言让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知识的教学造成了误解,教学知识时或瞻前顾后,或心存疑虑,不知到底该怎么教。 其实,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对语文

这些语言让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知识的教学造成了误解,教学知识时或瞻前顾后,或心存疑虑,不知到底该怎么教。

其实,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对语文课程应该“教什么”的回答,而语文实践是对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的回答。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因此,虽然我们肯定语文实践性的重要,但也绝不应不提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研究如何运用对学生最适用的语文知识,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指导。

例如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人认为多阅读就能写好,只一地让学生多看,让学生自己领悟,对于悟性比较好的学生可取,但对于资质一般的学生,往往会导致读了很多,但轮到自己写作文时仍旧没有头绪。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文章进行指导,以写人的文章为例,需要老师按照某篇例文指导学生总结写作顺序:先写外表,再写性格,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写他的某个特点,最后进行总结;或者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运用外貌描写来写人物的外表,运用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运用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如果不加以针对性的点拨与练习,只靠学生在实践中自悟自得,恐怕效果是不会令人满意的。

(二)课程目标不够明确

现行教材为单篇选文集锦,用现有教材教哪些课程内容?教到什么程度?除了认字识词之外,绝大多数老师对此的认识可谓是十分匮乏。同样一篇课文,在固定的年段,固定的单元,应该有固定的教学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即使是几位特级教师同上一节课,源Z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他们的教学目标也是大相径庭。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大陆语文教学缺乏明确的知识目标体系,造成了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好似在暗箱中摸索,教学有时显得很茫然,很纠结。

以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为例,有的老师如果课时紧张,只用一课时就能把单元练习上完,试想一下,一节课40分钟,单元练习最少有四个部分内容,这样算下来,口语交际的实际授课实际最多只有10分钟甚至只有5分钟,这样看来,口语交际就变成了语文课程可有可无的点缀。

而造成老师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口语交际,教科书中对于不同的口语交际并没有完整提出该口语交际需要做哪些准备,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以苏教版六上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学会采访”为例,如何采访?采访前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采访时要注意什么?怎样针对采访者进行有效的提问?教科书对此根本没有涉及。

而国外及台湾语文课程教材则对此十分重视。例如台湾翰林版三上教材练习“转述”时,就提示学生要把握以下要点:1.内容要听清楚,包括要专心听对方说话,并记住要点,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2.转述要正确,要按原意,正确、有条理地转述;3.及早传达,不可误事。

两相对比,通过一节节具体的课例来逐步重建课程知识内容的科学体系,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小学语文课程知识提升有效性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31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