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可知,当前动作游戏对注意能力影响的研究仍存在争议,且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解决。首先,以往多使用行为实验,测量指标会受到个体反应倾向的影响;其次,对被试的任务安排会造成期待效应,多数实验范式中,仅有实验组操作动作游戏,对照组不操作游戏,所以被试的期待效应未得到平衡。第三,以往研究多集中探讨被试的随意注意能力,而对动作游戏要求较高的非随意注意能力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动作游戏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敌人”目标,被试需要对此迅速做出反应,知觉并杀死“敌人”,这种游戏模式可能会提升被试的非随意注意能力。然而,非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付出意志努力,使得传统行为实验布置任务分析正确率和反应时的方法并不适用。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不需要被试做出操作的特征,为探究非随意注意提供了方法。因此,本研究试图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启动操作动作游戏的实验组和操作中性游戏的对照组两组被试,使用视觉的新异Oddball范式探究短时接触动作游戏对非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能力的影响。已有研究显示,新异Oddball范式可以诱发与注意有关的N2、P3a和P3b等成分,包含了非注意-注意转换的认知加工全过程。N2成分与前注意加工有关,是一种信息的自动化加工,代表了对刺激的早期加工,包括刺激分类,感觉辨别等[11-12]。前注意是在注意前对事物进行该不该注意的分析的心理加工过程,是非随意注意产生的前提。P3a是朝向反射的主要标志[13],朝向反射是一种非随意注意,它的注意对象原本并非心理的指向者,但由于突发刺激的强度和新异性,心理活动被动地被吸引过去,标志着注意的开启,P3a的波幅在FZ点(额叶后部)表现最高。P3b是选择性注意的主要标志,表示选择性注意的认知加工过程,反映了被试注意资源的投入量和对靶刺激的注意保持等多方面的随意注意能力,可在PZ(顶部)记录到最大值[14]。当一个对象出现时,前注意阶段先对它进行识别、分类,判断是否需要引起注意。如果突发对象的新异性强,则会产生非随意注意。如果对象经判断后需要引起注意,则进入选择性注意阶段,对该对象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因此,N2、P3a和P3b三个脑电成分包含非注意-注意转换的认知加工全过程。通过分析N2、P3a和P3b三个脑电指标,可以从生理机制上探讨动作游戏对随意注意技能和非随意注意能力的影响。
综上,研究采用视觉的新异Oddball范式,选用操作动作游戏的实验组和操作中性游戏的对照组两组被试,分析诱发的N2、P3a和P3b三个成分的峰值和潜伏期,探讨短时接触动作游戏对非随意注意、随意注意能力的影响。动作游戏中刺激的新异性强,要求玩家快速反应,游戏的过程就是训练非随意注意能力的过程。所以,短时接触动作游戏可能会使被试的视觉注意皮层加厚,非随意注意能力增强,结果表现为实验组较对照组N2和P3a成分的峰值增大,潜伏期提前。短时接触动作游戏对随意注意能力的提升尚不明确源Z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部分研究者推测之前研究发现的提升可能只是被试期望效应的作用。本实验对被试的期望效应进行了平衡,认为平衡后被试短时接触动作游戏随意注意能力不发生改变,结果表现为实验组P3b成分的峰值、潜伏期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2 方法2.1 被试
方便选取女大学生25名,要求在实验前每周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0±0.8岁。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右利手,无色盲,没有生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随机分配到动作游戏组(N=14)和对照组(N=11)两种实验条件下。 短时接触动作游戏对非随意注意的提升来自ERPs的证据(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