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观察目的是了解小学语文导语运用现状,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观察地点是周口市六一路小学。观察对象是周口市六一路小学语文组六位教师的六节语文课。观察时间为2015年10月12日至2015年11月13日这一时间段。观察表主要涉及课题、导语内容、导入目的、导入方法、导入用时、多媒体直观物的应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导语小结这八个方面。其中导入目的分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散发思维等六个方面;导入方法有温故导入、问题导入和情景导入等六个方面;导入用时分为1分钟之内、1-2分钟、2分钟以上;多媒体的应用分为文字、图像和音频等六个方面;学生参与积极性分为很高、比较高、一般和不高这四个评价方式。观察记录如附录I所示。
(二)课堂观察分析与结论
课堂导语的好坏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笔者对观察表的汇总分析发现,作为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导语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大多数老师认为,导语只是简单的课堂引入形式,并无实质性的作用。针对导语运用的现状笔者找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1.导语设计内容太过单一
观察表中有四位老师的导语都以口述为主。语文教学离不开讲述,但是如果只有讲述贯穿始终,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导语的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在六次课堂观察中,只有C老师这一节课的导语生动有趣,结合多媒体技术呈现葫芦的图片,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并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好奇与期待。与之相反的是B老师的这节课上,她的导语是这样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大家把书打开来和老师一起读一下课文。
生:(安静地打开课本开始读课文)
这样的导语没有经过特别用心的设计,内容单一,所以也没有任何的针对性。上述这节课的导语内容只是教师的一句话,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的导语并不能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只是流于形式。不光B老师如此,F老师和A老师的导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2.导语设计的目的不明确
观察表中有二分之一的教师设计的导语没有明确的目的,可以看出来,有些老师不重视导语导致导语设计目的不明确,如F老师和B老师。有些老师在设计导语的时候可能有明确的目的源Z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但是由于缺乏技巧而导致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导语的目的性不明显。如A老师的语文课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来,边上这一组同学,小火车开起来。
教师本来是想通过复习生字导入新内容,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说明,没有使复习的内容和新课很好地连接在一起,目的也就不够明确。二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复习生字词和葫芦有什么关系,教师没有照顾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导致导语目的不明确。
小学语文导语设计研究以《我要的是葫芦》为例(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