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要丰满,可课堂也并不是盖房子那样的堆砌,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好一个度,这样会使课堂充实而不至有漫出之感,并且教学效果才能优化高效,这也就是黄厚江老师所主张的“量的适度[3](p81)”。
(二)内容不能太深
另外课堂资源开发,材料引用的深度也是值得探讨的。这就是黄厚江老师主张的“质的适度[3](p82)”。如果一地追求拓展的教学资源开发,不仅会使阅读教学浮夸而低效率,而且会使课堂华而不实,并不会取到想象中的教学效果。真正的教学文本没有好好解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没有扎扎实实地培养和锻炼。郭初阳老师说,他的课是想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教材的误读,或将教材的深层含义发掘到他能力的尽头为止。[2](p158)他的这种对语文的求真精神在大部分老师都照搬教参的今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郭老师有没有想过,您的能力的尽头是否是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阅历的差异注定老师的起点是比学生高的,适度的深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严华银在《让语文安静》中提出,“语文课堂的难度定位主要依据的三个方面中,第一方面就是选文和编者的要求。”[4](p95)文本在选入教材之后除了阅读价值之外又多了一个教学价值。编者编写《愚公移山》并放在这个单元最直接的目的是,也就是说《愚公移山》的教学价值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而郭初阳老师的课上下来,整节课都在围绕对“愚公”的评价在讨论,会让学生对“愚公”的形象模棱两可,尤其是采访外教老师材料的引用,历史﹑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对于愚公形象偏颇的评论更使学生离编者的意图越来越远。所以,王荣生老师不禁会问:“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在这一方面,也许钱梦龙老师没有像郭初阳老师挖掘的那么深,但钱梦龙老师通过在梳理文章人物情节脉络的时候,巧妙地运用“曲问”的方式解决了一系列学生学习文言文应该掌握的实虚词,并且通过不同的人对愚公的态度完成了对愚公形象的认识,都是基于文本之上的解读,可是郭初阳老师的课却让我有种上完了什么都抓不住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篇文言文,而文言文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不要一注重观点的推新而忘了学生连最基本的文言文中的实虚词都没有掌握,文本只是弄懂了大意。所以,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没有掌握。
第二个依据就是“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水平”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 [4](p95)《项链》中关于“灰姑娘”模式解读时,所引用的资源《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曼哈顿女佣》《窈窕淑女》,这些资源有的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必读书目内,在之内的学生还不一定读过,何况不在内的,学生看都没看过,更别提阅读经验和生命体验了,那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本就无法理解,只能云里雾里,所以当老师ppt上展示的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再到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一直到《项链》,老师问学生从中可以看出一种什么样的传统的时候,学生沉默了。学生都没看过,当然不知道老师想让学生讲的什么传统,缺乏文本阅读的基础,缺乏充分的时间分析,所以学生只能沉默,更不用说理解和接受了。材料的深,从某种角度上也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9](96)所以老师只好告知学生答案有关“女性的自我发现”。 在这种情况下,材料的选择要慎重,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 语文教学要“以学为本”对郭初阳语文教学的反思(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