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写作教学中范文使用方式比较(2)

时间:2020-08-20 20:45来源:毕业论文
先生教学中有一个过程中叫做讲书,不过先生在讲书中,只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在里面,讲故事是重中之重,这里的故事,也可

先生教学中有一个过程中叫做“讲书”,不过先生在“讲书”中,只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在里面,讲故事是重中之重,这里的故事,也可以当做范文使用,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

古代私塾里教学讲究的是熟能生巧,多读自然就会写了,没有什么技巧而言。就像鲁迅说的,先生不会解释什么,全靠自己理解、摸索,[2]因此这需要学生大量的、反复的实践,也就是像“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说的一样,这需要学生花费的时间很多,然而效率却很低。

(三)对古代范文引导写作教学的评价

古代有一句话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3]那唐诗三百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古代的范文。在古代的私塾中,通常就是以“死读”(只读不讲)范文为写作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能使学生记住文章的内容,达到通顺流畅的背诵下来。(2)使得学生在引据用典时达到活学灵用。缺点是(1)使得大多数学生只知其文而不知其意,造就了一定的不良学习风气。(2)也导致学生的思想趋于固定化,这也是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对于古代书生总是用迂腐,不懂变通等词来形容的原因。因此,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以及行事作风都与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关系。鲁迅曾今回忆传统私塾的“死读”法:“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他却绝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不知怎么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算作‘通’。” [4]

鲁迅的这番话很形象的说出了传统的写作教学的知识传授特点。从教的角度来说,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读”和“做”的机会,并不传授明显的写作知识,就知识和技能获得而言,学生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中自行“摸索”出写作的“语感”。这种过程是缓慢的,也是艰难的,也就导致学生在教学中不能理解上课内容,以及接受一些新思想,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古代私塾上课时使用的是古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言文,这是一种比较难理解的文体,里面的字义多种,词而多变。就我们现代而言,也是不容易理解,很多学生在老师一字一句的教学解释中,还是很难懂,更何况是只知其文不得其意的古代书生呢,这样更加剧了学生对文章的难以理解。这种写作教学方式传统而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以及思考能力。

二、现代写作教学使用范文的方式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一)现代写作教学范文使用的演化过程

自从五四以后,在西学东渐和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的历史背景下,掀起了语文设科以来对写作教学研究的“第一拨浪潮” [5],出现了一大批研究白话文作文法和作文教学法的论著,如陈望道的《作文法讲义》(1922)、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法》(1922)、《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1932)、叶圣陶的《作文论》(1924)、夏丐尊、刘薰宇的《文章作法》(1926)胡怀琛的《作文研究》(1927)、叶圣陶、夏丐尊的《阅读与写作》(1938)等。有人称,这段时期写作研究的特点,是“白话‘文章作法’终结了文言写作理论,完成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 [6] 写作教学中范文使用方式比较(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87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