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推行与实施
国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入法,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法理依据。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如何真正将法律规定付诸实践,真正在实践中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这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努力。为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保障地区教育公平,解决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区域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2012年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9条富有针对性的并切实可行的意见。即:(1)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2)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3)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4)均衡配置办学资源;(5)合理配置教师资源;(6)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7)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8)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9)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1]。其中第(3)、(4)、(5)条突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这里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教育资源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教师资源。决定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和决定因素便是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所谓大学者,非所谓大楼之谓也,是有大师之谓也。这就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学生,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
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下必然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日常生活,经济生活,师生关系等方面。反过来这些影响又会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影响义务教育的直接对象学生,所以研究和讨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对推动义务教育,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培养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素质都具有积极意义。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 教师流动模式
教师流动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城乡教师资源不均衡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流动对优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教师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乡镇教育的发展有其积极意义。教师流动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单向流动和双向流动。教师单向流动是指教师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单一方向的流动[2],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受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城乡教育差距比较明显,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纷纷流向城镇学校或条件相对优越地区的学。虽然这种流动表面上会让输出学校遭受损失使其教学质量下降,影响教育资源的均衡,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充分发挥,保证教学质量。这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师流动方式,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这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既朝着优质的方向发展又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教师双向流动主要是指同一区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之间教师自由、合理、有序的一种学习交流方式,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有组织的安排[3]。
4 教师流动对教师日常生活的影响
目前,教师流动主要有教师支教、定期轮岗、教师互聘、个性流动几种模式。教师从一个学校流动到另一个学校工作,必然会面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学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学校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影响,这些方方面面的改变一定会对教师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变化。我们知道一个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有时候会一时难以适应,无法在短期内回到在原有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表现为学习无法集中精神,工作缺乏激情,无法全身心的投入,甚至会产生孤独感,仿佛自己被隔离了一样。要克服这种环境的变化带给人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用一段时间去适应。同样教师的流动,也和这种情况一样。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优秀骨干教师在经济、文化因素的驱动下,或是在自己的意愿和未来发展的考虑下,主动向经济和条件优越的城市聚集。这些教师在农村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可能已经适应在农村学校的教学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和作息规律,当他们到城市学校以后发现这里的和自己原先的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例如甲老师是从城里流转到山村的一名优秀教师,在刚来这所山村小学的一段时间里,甲老师很难适应山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甲老师在原先的学校有很好的住宿条件,来到这里后只能住在简易的设施陈旧的老房子里,过上了简朴的生活。由于在山村交通不方便,甲老师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家一趟。在山村里几乎没有超市,甲老师平时需要什么只能从家里寄过来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下教师流动对教师发展影响的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