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笔者前期阅读了大量关于考研及考研动机的文献,发现近几年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当代青年考研动机进行了研究,但结论各有不同。因此,本论文将被试范围定为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他们的考研动机,和其他专家学者的结论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当代考生的考研动机。这将对各高校本科生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以及就业指导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2]另一方面了解大学生的考研动机, 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建议来端正考生学习态度, 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读研。[3]
2.概念界定
本论文是关于考研动机的研究,关于动机的含义,在郭本禹的《动机心理学》的描述是这样的:动机是指激励和文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原因,而不是行为的结果。可根据不同标准,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等。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还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4]
考研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考研的内部动力,其目标是刺激考生报考研究生。考研动机将指引考生去为考研做准备,它也将给考生备考阶段提供动力,使他们可以在考验道路上坚持下去。考研动机有很多种,有些是来自外在的人或事物,而有些则来自主体内部;有些是积极正确的,有些则是消极不健康的。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要作用于个体才会推动个体的考研行为。
3.文献综述
近些年,考研成为潮流,对考研动机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中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潘佳雁老师的《当代青年考研动机的因素研究》中,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往届生的考研动机要强于应届生,在生活方式因素上看往届生也显著高于应届生;其中学历水平对考研动机的影响较大,且大专学生的考研动机普遍强于本科生,自我实现、生活方式、求知进取、兴趣爱好这四个因素达到显著性水平;而性别和婚姻状况对考研动机的影响不大。[5] 在潘佳雁的研究中被试的范围太大,包括本科专科,还有已婚未婚。而本论文将被试选为在校大三大四学生,缩小了被试范围,具体分析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动机。
与潘佳雁老师不同,高冬东在《河南青年考研动机的调查报告》中表示,青年考研是受到周围人群的态度、期望,读研后的优厚条件,以及在考研方面某些政策的变化等这些社会大环境和周围小环境影响的。但高老师同潘老师也有相同点,他也强调人有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追求成功的欲望,他们考研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愿望,是为了实现自我,并不会受到太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他认为青年们考研动机的总体倾向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6]高老师的研究将被试选为河南青年,包括在校生和社会青年,和本论文的被试也有不同。并且被试如果包括社会青年,则社会外界因素将对考研动机影响较大,则对于客观了解考研动机有影响。
在《山西省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研究》中,因为作者针对在校大学生,所以研究结果同以上均不同,研究强调考研动机在性别、年级及考生来源地上的差异。研究显示男生考研动机中的兴趣爱好因素显著高于女生,城市考生考研动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显著高于农村和乡镇学生;大三学生考研动机在工作环境因素上高于大四学生。在优尔动机排序上也不同,这篇文章中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这4 种因素的影响较强。[7]这同本论文的结果不同,可能是近几年社会在变化,竞争越来越大,对于大学生心理影响较大,考研动机也有所变化。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