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课堂教学效果来说,部分教师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并按照自己设定的流程完成课堂教学,往往会选择学习成绩好或者一心想要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向学科成绩不好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判断性的、选择性的或者思维模式单一的简单问题。而对优等生的提问则多是需要思维拓展的复杂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来看,师生交往大带有多主观选择性。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通过实习期间对淮师附小三(2)班的课堂互动观察发现,往往那些学习成绩良好、听教师话并在班级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学生能得到更多的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在与学业成绩一般、课堂参与度不高且在班级中没有担任职务的学生的交往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教师与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交往必然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不能得到平等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往往把较多的互动机会和时间给予那些千挑万选的学生,而对于那些一开始便被教师主观意识涮选出局的学生来说,他们只能一直游离在教学活动的边缘,脱离课堂教学的轨道。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选择互动的对象,可能导致每节课也就只有那几个被教师钦点的同学能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几十个人的课堂就成了几个人的课堂。
我国小学课堂教学公平的现实缺陷与路径重构(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