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4)

时间:2022-03-14 22:52来源:毕业论文
2。2。2 创新能力的层次 创新能力是分层次的,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 按其创新程度的大小可分为一般创新能力和特殊创新能力。一

2。2。2 创新能力的层次

创新能力是分层次的,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

按其创新程度的大小可分为一般创新能力和特殊创新能力。一般创新能力是人人都能够拥有的,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便可获得,“它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给一个人提供了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 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2。]]。而特殊创新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它需要依托专门的组织形式,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专门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通过以上对创新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明了地知道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创新能力”,对小学生进行教育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为其打下创新的基础,而不是塑造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明确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出如下认识:能克服思维定势,善于分析学习材料、提出新问题、发现新联系,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另辟蹊径。在这些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形成创新技能。

2。2。3 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素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人是世界达成的共识,而要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可以从其培养要素入手:

1、观察能力——创新的基础

观察力是一种能辨认事物细节与特征的基本能力。要认识、了解事物特征就要先观察事物。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形成初步的认知,并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创造,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这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的起始步。因此,对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仅能为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为发展智力做好铺垫。若缺失观察力,也就难以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思维发展——创新的关键

创新思维是形成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思维的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能力的形成,而思维的组成有很多,本文列举两个前人研究较多的思维组成:

(1)自学思维

斯宾塞曾说过:“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理,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尽量多些。”且学生的学习就是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过程,过程中要激发学习的兴趣、唤醒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做到脱离教师的指导也能顺利地进行创新性的学习。

(2)质疑思维

质疑是形成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而在教学中:①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②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新见解,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理解。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为质疑源于思考,终于反思。反思是一种良好的品性,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可以训练学生的自我质疑和自省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进而促进其和谐、全面的发展。

3、个性发展——创新多元化的基础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特性。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善于利用学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因材施教,及时矫正、改变、完善个性发展中的不良因素;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能、开发智慧、形成创造力,为学生的个性培养注入新动力,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自我选择、创造未来”的人。正如东北师范大学王景英教授在其论著中提出的:“学生个体同其他生命体一样,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而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学生也是不存在的。个性是共性存在的基础,是个体相互区别的基本规定。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正是这种相区别的规定性,孕育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创新的内在动力源泉。”[[[]王景英。教育“以人为本”辩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21)。]]文献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4):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105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