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几年前,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以来,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各方面的交往更加密切。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自然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必须开展合作的国家。并且,“一带一路”战略是以经济合作的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社会各个方面的交往。因而,我们可以大胆展望,具有合作可能性和必然性的中印两国必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促进下,进入双边关系新阶段。
1中印关系历程及现状
1。1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
发生于二十世纪的第二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发生了转移。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遭到了削弱,欧洲不再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中心舞台。苏联经受住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严峻考验,政治和军事力量获得显著增强,而一跃成为世界级强国。伴随着苏联反击欧洲法西斯势力的胜利推进,一批东欧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美国不仅没有遭到战争消耗,而且借助战争带来的良好时机,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另一个世界级强国。战争也教育和锻炼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他们的民族意识和觉悟迅速提高,为战后蓬勃开展的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条件。
中印两国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下,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成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并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协同斗争,大大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1949年12月30日,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政府就致函新中国第一任,郑重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印两国在互利、平等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经过友好协商谈判,于同年4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并商定互派大使。由此,印度就成为了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第三世界,最引人瞩目的两件大事就是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在这两个国际问题上,中印两国的相互配合与支持,也可谓是“亲密无间”。国际上,通常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称为中印关系的“蜜月时期”。除了以上在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上的政策协调和相互支持等合作外,中印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并且在1954年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5年共同促成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等[1],均表现出了中印两国外交政策总体目标的一致性。这个时期的中印友好关系完全可以借用1956年率团访问印度时,印度人民欢迎中国访问的口号声“兴地秦尼巴伊巴伊”(印地语:印度中国是兄弟)来表达[1]。
众所周知,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政策和行为。印度和中国在建国初期的相互支持、相互友好的行为和关系正是由双方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印两国刚刚摆脱殖民主义的桎梏,急需要一个于己有利的国际环境和邻里友好的周边环境,来巩固独立成果和发展富强,因而相互支持,相互友好的行为和关系符合两国主要国家利益。同样的,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利益高度一致的两国也会受到相矛盾利益的冲击,甚至最终断送良好的双边关系。
由于印度政府要继承甚至扩大英国殖民主义的遗产,所以在两国友好关系的背后,始终有一股逐渐强大的暗流存在,两国关系由起初时有发生的龃龉和摩擦,渐渐演变,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逆转,并最终全面倒退,陷入长期僵冷状态。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笼罩在两国关系上的阴影,主要是西藏问题和边界问题。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叛乱,达赖喇嘛逃到印度。对这种分裂祖国、破坏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事件,印度政府竟然不顾两国的建交声明和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然表示支持,明目张胆地干涉中国内政。这是两国关系公开破裂的开始,再加上之前对边界的不同主张,两国间摩擦不断升级,到了1962年10月终于爆发了爱好和平的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在中印双边关系的逆转过程中,虽然中方均以维持两国正常关系为重,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缓和紧张局势,但是印度政府却反其道而行,单方面撤回驻中国大使和领事,迫害华侨,冻结和违法处理中国在印度资产,不顾中印建交原则开展与台湾关系等等,使两国关系全面倒退,陷入长期僵冷状态。后来,虽然出现了中印两国领导人互示善意,印度再度投票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印度对席位恢复后的中国表示祝贺这些友好事件,但随即又被印度与苏联签订的具有准军事同盟性质的双边条约、印度入侵东巴基斯坦并武力肢解了巴基斯坦,以及将非法的“东北边境特区”升格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这些不良事件所抵消。因而,在整个六十年代,中印关系处于长期僵冷的状态[2]。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关系新展望(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11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