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是巨大的。随着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变为浮动汇率制,由浮动汇率制度带来的剧烈的汇率浮动加大了外汇风险事件的发生。而随后各国更是放松了外汇管制和利率管制,从而使企业的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进一步加大,企业也纷纷开始寻找规避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工具。但是外汇与利率的制度改革同样也促进了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应运而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金融环境和状况也较落后于国际金融形势。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市场逐渐向国际间展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不断的深入。国内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运用和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与发展。
金融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必然会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高负债的经营必然会受到利率与汇率变化所带来的高风险。而金融衍生品正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通过套期保值为银行的经营规避风险,通过套利和投机为银行获取非利息收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业务渠道。但是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加深,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不得当同样也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2008年的次贷危机正是让国际间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运用敲响了警钟。而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尚有待验证。因而在此背景下,对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绩效与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是很有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前国外关于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绩效和风险控制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价值的影响和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直接研究银行绩效的文献较少。而国内文献大多则是直接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绩效影响。早期以理论分析为主,对象也是针对一般性商业银行。而近年来随着国内上市银行的增多,依据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来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对上市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对象也以银行报表的外汇与利率衍生品业务为主。
(一)国外文献研究
1、国外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价值影响的理论研究
2、国外金融衍生工具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二)国内文献研究
1、国内金融衍生品对一般商业银行影响的理论分析
三、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现状
(一)上市银行开展衍生品业务的交易规模分析
根据《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目前把上市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分为自营交易和代客交易。自营交易是指银行为了规避资产、负债风险或为了获得利润而拿自有的资金进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交易的情况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而代客交易是指银行作为做市商,满足客户规避、减少风险及管理各种金融资产的需要,帮助协调交易双方达成相关交易,银行从中获取手续费,并不记录在表内。
在2003年以前,我国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主要是四大行,其他银行很少接触金融衍生品业务。而在2003年后,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上市银行开始开展了金融衍生品业务,交易的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
表1 我国上市银行2010-2015年金融衍生品业务交易量
单位:百万元
上市银行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北京银行 4043 3206 8902 11525 24435 30588 金融衍生工具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和风险控制的影响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2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