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论意义
美国学者M. E. 波特教授在其出版的《国际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指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政府决定了一国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波特所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认为,决定企业乃至行业市场竞争力的是价值链所拥有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企业的价值在于参与经济活动,只有在经济活动中创造出价值,企业才能在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研究框架与创新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基于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不足的现状通过对以往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中石化的现实情况,运用经济学中的SWOT研究方法,具体梳理出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劣势,在当前国家推行石油“走出去”的背景下,对提高石油产品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借此来帮助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真正走进国际石油市场。
2、研究框架
笔者拟围绕中石化产品结构调整,以石油化工产品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有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其意义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含义,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部分,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发展现状、进出口总体情况,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发展现状在国际上的影响,与他国石油大企业相比,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存在的缺陷和借鉴之处。
第三部分,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可分为技术水平方面、产品流通方面、营销方面以及经营与管理体制方面等。
3、特色或创新之处
(1)中石化和中石油以及中海油是有区别的。中石化业务范围主要是勘探开采石油与天然气等资源,现如今正逐步扩展管道油气运输,解决成品油销售的安全问题;中石化还致力于石油炼制、化纤及其它化工产品生产的活动以及化工产品销售、储运的进出口业务拓展。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给与鼓励和支持是被十七大明确要求的,为此,中国石化结合自身情况,重新制定“十一五”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其发展规划,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本课题的重点将更加突出,在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在明确界定国际竞争力概念和产品完善建构等方面做出努力。
(2)本文既注重理论的研究,也重视案例的分析,采用SWOT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在结合国外企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中国企业特色,使具体措施更加具体化、科学化。
二、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一)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1985年就曾提出的,它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瑞士国际管理发展(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和世界经济论坛在1991年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重新定义为,“在世界范围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应为“一国能在自由和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既能满足国际市场的检验标准,同时又能长期保持和扩大该国人民的实际收入的能力。”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逐渐变的更加的多层次,也更加复杂。 中石化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思考+SWOT分析(3):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4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