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极理论。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集中和输出,技术创新与扩散,产生规模效益和形成凝聚经济效果。我国学者在总结金融中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极”战略。应是有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金融机构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金融中心。
三、上海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优劣势分析
(一) 优势
第一,随着不断扩大开放水平和改革程度,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具备了不错的政治经济基础。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是在提升,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很好的先决条件。
第二,拥有好的金融基础。从之前的发展上看,上海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黄金、外汇、股票等金融市场规模渐渐的在亚洲开始崛起,这也为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经验、信心。如今,上海的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位,形成了以资本、货币、产权、外汇、金融期货、商品期货、黄金、保险市场等构成的全国金融市场体系,汇聚了主要金融市场种类,金融市场的成交总额和规模连续大幅度增长。
第三,我国具有完美的地理优势。上海属于沿海地区的位置以及时差条件,有利于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在时区位置上能弥补国际上其他金融市场在进行交易的空缺,可以与国际其他金融市场进行衔接。上海正处于欧洲、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所在时区之间,与新西兰、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惠灵顿、悉尼、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市场的开市与收市在时间上相衔接,可以说是一个重要“接力站”,这对于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来说十分重要。
第四,有一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对于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上海,担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对于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2.5%,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10%,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25%。
第五,政府积极推动建立离岸金融市场。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国家战略,使原来以地方为主推动上升为集国家力量推动,形成政府推动合力,大大增强了协调建设的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也成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
(二) 劣势
第一,上海金融市场化与国际化这一块还未能完全与国际接轨,国内金融、银行体制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上海金融市场在不断的改革中渐渐的成长起来,上海也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匹配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保险、证券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的多种金融机构、多种金融服务功能的金融组织,共同存在并能相协调发展的框架基本完成而且能运转稳定。但是,商业银行的改革、金融行业的监管、金融产品的创新、汇率、利率市场化的深度改革和货币政策调控等仍然需要继续完善,需要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国内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第二,对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及管理应更深入的研究。我国为了促进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从1989年开始试办离岸业务,虽然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曾经一度中断,直到2002年6月才得以重新恢复。与周边的离岸金融中心庞大的市场规模相比,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参与主体少,交易量小,,业务范围窄,交易目的和产品定价也与之存在一定差异,离岸金融没有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对影响离岸金融发展的经济发展、开放水平、人才储备、管理制度、资本实力、从业经验、监管水平、政策环境等内外因素还需要深度的加强认识和研究,从而在发展的具体措施上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构建研究及对策建议(5):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