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5 QE3背景下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10
结 论 14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时间,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过后经济的持续衰退的困境,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解决就业和通货紧缩的问题。2009年美国正式实施了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QE1,经济复苏初见效果,但是效果持续性并不足,于是美国与2010年11月继续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QE2。希望通过此次政策来维持前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以及提振美国经济的信心。但是,事实远比这个复杂的多,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美国经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依然失业率依然居高,信贷低迷,经济复苏信心不足。于是,美国于2012年9月又一次实施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QE3。论文网
美国想通过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本国经济压力转移给其他的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比如中国。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情况下,大量流动性必将流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市场不断开放,这必会对我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资本市场面临较大风险。
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下,中国货币政策必会有所变动,股市作为已过经济的晴雨表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货币政策和股票价格的简单关系;对美国实施的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1、QE2,中国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中国股市反应的回顾;2012年实施的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可能形成的影响。
2 货币政策和股票价格的简单关系
美国应用经济学家Goodhart(2001)将资产价格用作制定货币政策思想,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没有影响。Prinkel和Keran(2011)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Hardouvelis (2011)研究发现货币供应变化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逆向变化关系。文献综述
在此之前中国学者就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也做了大量研究。高蓓,胡春田(2010)针对分析股票价格是否应该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2)进行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定量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梁爽 (2010)对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双向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只针对货币供给量这一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单向研究。比如:钱小安(1998)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资产价格相关性较弱, 且不稳定, 因此股票综合指数还不能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孙华妤和马跃(2002)研究结果表明货币的数量( M0、M1、M2)对股市都没有影响。易纲、王召(2002)则认为货币供给的增加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普通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相当的一部分在股票市场溢出了。当投资的扩张引起要素市场的价格上升时, 未预料到的货币政策扩张使股票价格发生超调现象, 然后向长期稳态方向收敛,和最初的均衡点相比, 最终均衡点商品价格和股市价格水平同时上升。但是,如果投资于高科技或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可能使产品价格下降,如果这种效应在经济中更为重要,那么扩张货币政策的结果是股市价格的上升和商品物价水平下降。金德环和李胜利(2004)认为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价格和M0、M2 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证券市场的价格可以用货币供应量M0 和M2来解释, 而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化不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张琦和徐璋(2007)指出股票市值代表的股票市场发展对M1、M2 有着明显的吸收效应。童红坚(2008)研究表示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显著。影响资产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资产自身因素,因此单纯依靠货币政策对资产的价格进行调控并不十分合理。徐晶和韩伟(2011)认为上证综合指数与货币供给量正相关。但我认为以上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仅限于在直接的数据间探讨存在的关系,并未进一步探讨经济变量的变化量(M01、M11、M21、Y0)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来解释经济变量的相关性。 Q3背景下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7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