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光伏企业现状怎样,美国反倾销是出于什么目的,对我国企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这正是本文需要阐述和探讨解决的。
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2.1 我国光伏产业链基本情况
2.1.1 国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技术落后,且产量供应不足,多依赖国外进口
晶体硅太阳电池仍为主要产品,但产业链各个生产环节差别较大,行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多晶硅制造业是光伏产业链的首端,是影响整个产业发展规模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主要基于改良的西门子法,由于工艺落后,能耗比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多晶硅原材料生产产量严重不足,如2006年全国需求量5000吨,实际产量不足300吨,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多晶硅原材料生产是典型的规模化产业,产能超过1000t/a才能显示规模效益。但我国已投产的多晶硅企业产能不足,规模效益不明显。
由于供需巨大缺口的出现,近期我国部分企业开始进入多晶硅生产,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多晶硅过度依赖国外的局面有所改观。
2.1.2 硅棒、硅锭制造技术成熟,但对原材料依存度高
中国现有硅锭生产企业58家(含单晶体硅和多晶体硅),硅片生产企业38家,且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技术比较成熟,但由于该产业对上游多晶硅的依赖,导致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
2.1.3太阳能电池生产增长强劲,产品主要出口
自2003年起我国太阳电池制造业以超常速度发展,年增长率达到100%-300%,2007年我国光伏电池年产量700MW,仅次于日本和欧洲,位居全球第三。但目前产品也因价格高而95%以上只能出口。虽然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取得巨大成绩,技术水平与国际相当,但仍停留在引进、消化、吸收层面,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
2.1.4 组件制造进入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文献综述
在整个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链中,组件制造由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接近市场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生产企业,是光伏产业链中发展最快的环节之一。据估计我国有180家以上的太阳电池组件生产企业。而且主要厂家的产品都通过了TǘV、UL等国际认证。由于中国光伏产业链末端光伏发电市场尚未启动,98%的国产光伏组件出口国外。行业易进入和上游多晶硅原料不足造成国内封装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产品附加值较低,组件企业利润微薄,竞争力能力弱。
2.1.5 光伏产品生产量大,但应用水平低
光伏产品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外市场需求拉动下,光伏产品生产集中在珠三角、福建、浙江等沿海城市,出口产品包括太阳能灯、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受产品价格和市场空间的限制,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应用化程度不高。
2.2 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形势
2.2.1 多晶硅保持低位运行,产业整合有望见底
201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24万吨,与去年基本相持平,我国多晶硅产量约7万吨,同比略为下滑。受供需关系及国际贸易等多种因素影响,2012年我国90%的多晶硅企业已停产,目前保持开工的企业仅为7-8家。由于下游供需局面并未有实质性转变,加上主要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仍在不断下降,预计在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行业的回暖预计要到2014年,届时价格将逐渐趋向合理水平,预计在20-25美元/千克之间。2013年年中,我国将对从美、韩、欧进口的多晶硅产品做出“双反”初裁,预计将对我国多晶硅企业带来一定利好。2013年,预计全球多晶硅产量为26-30万吨,同比略有增长,我国多晶硅产量约8-10万吨,产量将集中于少数几家多晶硅企业手中。 从光伏产品案看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目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7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