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穷人能够承担高利率的分析 11
5 格莱珉银行模式的中国适应性研究:以海南琼中模式为例 12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9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976年,时任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发现,该国穷人之所以无法翻身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通过正规途径从银行获得贷款,只能借取高利贷来购买生产资料,高利贷商人所收取的高额利息(每周10%-70%)使得他们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在扣除本息之后仅够维持生存,因此他们无法通过劳动来累积原始资本,只能继续向高利贷商人借款,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于是尤努斯教授在1983年成立了只为穷人服务的格莱珉银行。格莱珉银行通过无抵押贷款向孟加拉国最穷的人发放小额贷款。截至2009年,格莱珉银行的会员已经发展到600多万人,累计发放50多亿美元,并且实现了扶贫与财务可持续性的双重目标。经验数据表明,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国贫苦人口脱贫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格莱珉银行的会员以每年5%的速度脱贫。不仅如此,在2004-2006年期间,格莱珉银行促进了孟加拉国经济增长1.10%-1.5%。2006年,因其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国乃至全世界的扶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努斯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论文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2年GDP达到8.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在经济总量不断刷新纪录的阴影下,隐藏着的是中国贫富差距的日渐增大问题。2012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仅为4700美元,位列第127位,中国社会结构日渐变成哑铃型这种不稳定的结构。不管是从统计局发布的0.474的基尼系数,还是《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发布的0.61,中国的基尼系数都高于0.40的警戒线,而超过0.40的贫富警戒线,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动荡。中科院发布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目前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仍达到1.28亿。而在农村地区,大约有2亿农民有贷款需求而得不到满足,为农民提供便捷的贷款融资服务,对于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有重要推进作用。
格莱珉银行创立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孟加拉国的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在中国,格莱珉模式并不陌生,1994年,我国就引进了格莱珉试验,用于发展我国农村的小额信贷,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始终难以成为在全国推广的模式。认真研究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模式,分析总结格莱珉成功的原因,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解决我国贫困问题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小额信贷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满足两个因素。首先,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小
额信贷的贷款对象必须是穷人,也就是说,钱必须真正的落到穷人手中。第二,作为一个成功的项目,小额信贷必须能够持续地运营,这就要求小额信贷能够及时回收贷款并且能够达到自我循环,即利息收入大于成本支出。传统的小额信贷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们没有满足以上两点,而格莱珉银行通过完善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贷款程序、合理的还款方式,实现了小额信贷成功的两要素,因此它获得了成功。很多学者通过对格莱珉银行运作模式的研究,分析出格莱珉银行通过它的管理方式、还款政策等等实现了上述两个要素,但是很多学者只是总结了格莱珉的运作模式,并没有深入分析这些运作模式内在的机制以及机理。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在格莱珉银行和穷人之间不完全信息无限次重复博弈的过程中,穷人的还款收益大于违约收益。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分析格莱珉银行要求高利率的必要性以及穷人如何有能力还高利息,论证格莱珉银行是如何满足小额信贷成功的基本要素的。并在总结格莱珉成功的原因后,结合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试点经验,分析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适应性。文献综述 格莱珉孟加拉乡村银行运作模式及其中国适应性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7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