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建议 21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以及1991年的先后被设立,这一举措正式标志着中国现代金融市场的诞生。随着20多年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地发展,投资渠道不断多元化,融资渠道也不断拓宽。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市场国际化成果显著。合格的境内外投资者(QDII/QFII)的额度不断增加,点心债券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实施以后,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着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无论是2012年央行决定放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标价波动范围,并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亦或是2015年中国加入SDR、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一个板上钉钉的大趋势。随着人民币越来越成为全球重要的结算货币之一,中国的资本市场随之向全世界徐徐展开,中国开始逐渐深入参与到了世界整体的金融洪流之中。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绝对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可持续发展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才能持续而稳定地开展,并且实现最终的目标。论文网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沪港通”这一概念诞生。2014年4月1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简称“香港证监会”)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走上了舞台。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正式对接,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以及人民币走向全球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1。1。2 研究意义
在当今这一个时代,经济越来越能代表一国的实力,决定该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强与弱。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将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经济实力的里程碑式的一步。然而,在面对全球这一个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如何处理国内外金融制度的不同,更加有效地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走出去所需要处理的重要环节。就目前来说,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脚步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中国股市10%涨跌停的制度,使得中国股市的市场流动性不足,集聚的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释放。而T+1的制度,与国际上普遍的T+0制度之间存在时间差,增大了投机、操纵交易的可能性,且使得无法有效与国际金融市场完美对接。同时,由于中国监管环节薄弱,立法执法滞后,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十分严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垄断与不正常波动的现象。而这些问题,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阻碍重重。由此看来,要想实现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完善制度、改善市场效率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沪港通”虽然是一项绝佳而意义深远的举措,但在金融市场这样一个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其是否能达到决策者们当初所期待的结果,优化我国的资本市场,为未来进一步的金融市场的开放带去利好,则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于“沪港通”的开通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所造成的影响展开相应的研究,以求为决策者提供详实的现实参考,指导其为下一步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作出正确的决策。
沪股市场效率研究基于沪港通开通前后的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8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