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面向中医诊断帕金森病领域多标签学习(3)

时间:2022-07-23 10:32来源:毕业论文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历、临床表现和身体特征。目前各地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在国外,一般是以帕金森量表作为诊断的

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历、临床表现和身体特征。目前各地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在国外,一般是以帕金森量表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采用以药物为主、手术为辅作为治疗的方法。中医学者为帕金森的诊断提供新思路,以传统的望闻问切为切入点,研制了中医量表作为诊断方法。

1。2  中医理论的发展及其诊断帕金森病

世界医学两大主流:西方医学和东方医学。作为东方医学的代表,中医的发展是曲折的。中医理论基本形成于春秋战国,有过发展壮大,盛极一时;亦面临过存废争议,停滞乃至退步。但期间大量的中医理论和著作盛传于中亚、东南亚等地,对各地区的医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几千年独立的演化发展,使得中医的医学理论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不同于西医依赖于现代设备的诊断流程,中医的诊断过程是确定证型的过程,主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基本手段获得就诊者整体准确的证候信息(表象),无需过多地借助现代设备,再结合经验与理论,推断就诊者的证型(本质),最后对症下药。这里的证候[2]是指疾病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揭露了病因、病位等病机内容的状况和趋势。中医也称证候为“证”。

经验的积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导致了中医理论的不统一性、不确定性和易失性。依赖于医生个体的具体经验对不同的病机做出诊断,效果上参差不齐,这严重阻碍了中医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不过,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中医理论体系还是在曲折中向着规范化和国际化不断前进。同样的,中医对于帕金森病诊断的认知体系,也经历着这样一个从相对混乱到逐步统一成熟的过程。

辩证论法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建立在大量理论探索和临床验证基础上,中医学家不断地对帕金森病有新的学术观点。截止1979年,人们将帕金森病的证型属性分为本病和辅病,本病肝肾阴虚,辅病气滞血瘀和气血两虚。上世纪80年代,主流观点认为证型有血瘀风动、肝肾不足与痰热风动三类。之后的90年代,大量基于辩证论关于分型的文章涌现[3],证型的分类五花八门。同时,部分分类主观性强,直接成为帕金森病相关的中医理论规范化的障碍。

终于,中国中医老年医学会在1991年制订了草案《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4],将帕金森病的证型归类为痰热动风、血瘀动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和阴阳两虚5大型,为中医理论的规范及其走向世界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量表对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通俗而言,医生根据就诊者的外显症状等,填写量表,从而推断就诊者可能的证型。量表[5]作为衡量证型的综合指标,通过分配多个症状相关的问题来达到确认证型的目的。

西医已有的量表制定规则较为成熟统一,针对帕金森的诊断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量表,例如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英国帕金森病测量问卷(PDQ-39)等。这些量表当前被广泛用于西医对于帕金森的诊断。联系带有辨证法色彩的中医量表,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和舌等方式判断临床症状,对照分析后取得证型结论,这也是中西医量表间最本质的区别。

量表的制定和发展可以填补中医理论的模糊和不足,中医理论的进步和完善可以提高量表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抽象地来看,其本质是研究特定证型源于哪些症状,不同症状组合能导致什么样的证型。

已经确认帕金森病可属的证型[4]有痰热动风、血瘀动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和阴阳两虚。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患者的诊断结果可能不止一个主证型,也可以同时包括一个次证型。这个事实无形中增加了客观制定帕金森病量表的难度。 面向中医诊断帕金森病领域多标签学习(3):http://www.youerw.com/jisuanji/lunwen_968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