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机械论文 >

串联药室火炮内弹道过程模拟与分析(3)

时间:2017-04-18 20:10来源:毕业论文
随着计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优化决策方法的发展,多种优化技术在不同的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优化技术也逐步应用到内弹道设计领域。Ma


随着计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优化决策方法的发展,多种优化技术在不同的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优化技术也逐步应用到内弹道设计领域。May等最先将优化方法引入到经典内弹道模型中,以弹丸动能为寻优目标,实现了对七孔火药药粒形状参数的优化设计。国内内弹道优化设计分析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21]对高低压火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某坦克炮全弹道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线性平均加权法处理多目标问题;[22]用穷举法进行了装药设计的计算机辅助优化研究;[23]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火炮装药设计中,给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经验知识的火炮设计专家系统;[13]将复合形法应用于火炮内弹道最小膛容方案的优化设计中,得到了以最小膛容为目标的优化设计结果。但是由于内弹道模型的非线性以及评价内弹道性能指标的多样性,在具体应用中,不仅存在目标函数的选取、设计变量的确定问题,而且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一般也很难得到,从而无法讨论最优解存在的必要条件,使得一些优化算法的应用受到限制,火炮内弹道优化设计还存在较多待研究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工作
串联药室火炮与常规固体发射药火炮相比结构更加复杂,其内弹道性能受到的影
响因素也较多。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研究其内弹道性能的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a)建立串联发射内弹道过程的经典内弹道数学物理模型,利用VB编制程序进行数值模拟;
b)在选定一组标准数据的前提下,分别改变点火延迟、活塞质量以及主副药室的装药质量比例,通过编程来讨论这些参数对弹道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研究;
c)计算串联双药室火炮基于拉格朗日假设下身管内的压力分布,进一步研究其内弹道性能;
d)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的内弹道多指标优化设计
针对内弹道设计方案选择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的火炮内弹道多指标优化设计模型,并采用基于距离测度的TOPSIS方法进行了求解,对内弹道设计过程与方案选择过程进行统一,从而实现了串联双药室火炮的内弹道优化。

2  串联多药室经典内弹道数值模拟
2.1  引言
随着防空,反导以及压制兵器等发展的需要,对弹丸的炮口动能和初速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种提高火炮性能的发射原理,如电热发射技术、电磁轨道发射技术、再生式液体药发射技术、随行装药技术、冲压发射技术等。这些发射技术在理论上都可以把弹丸初速提高到相当的程度,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都未能装备部队。串联多药室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新型发射技术,以德国为代表的弹道专家已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运用串联多药室火炮新型发射技术,在不提高膛压的情况下,可提高弹丸的初速,这对于现有火炮的改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串联多药室与其它新型发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火炮结构变动不大,这对于整个坦克系统来说,可以降低研制经费;b)主副药室膛压较低,有利于火炮发射安全性;c)副药室可以起到接力作用,达到提高弹丸初速的目的。这种装药结构复杂的大口径火炮膛内燃烧情况特别复杂,在这种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只通过实验来获取信息已显不足,必须借助数值模拟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解决发射药安全性、膛内压力波动、燃烧不稳定性问题,并了解副药室点火延迟、活塞质量、装药量比对弹道性能的影响。为了发掘我国现代坦克炮的潜力,有必要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串联多药室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内弹道性能。本章建立了某140mm口径坦克炮串联多药室火炮经典内弹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串联药室火炮内弹道过程模拟与分析(3):http://www.youerw.com/jixie/lunwen_526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